跨境电商行业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白宫签署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设置所有贸易伙伴10%的基准关税,并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至34%的综合税率。
最有影响力的措施是取消对800美元以下中国进口商品的“小包免税”政策,该政策自2016年起一直支撑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成长。根据新政,从2025年5月2日起,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将需要支付商品价值的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而从2025年6月1日后,该费用将上升至每件50美元。
多位跨境卖家表示,尽管尚不清楚新政策的具体影响,但普遍预期影响将是显著的。
首先,物流费用将上涨,许多跨境物流公司已开始增加服务费用。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对美国的发货仍然正常,但增加了约30%的报关费用,且已知多个物流商将对运费进行调整,涨幅在1元/KG到2元/KG之间,包括在途货物。
其次,物流效率将降低。由于新政实施初期,美国海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理顺流程,导致物流效率下降。有卖家提到,他们正在调整运营策略,包括提前备货或加大对美以外市场的投入,但这一过程需要更多时间和资金。
同时,大件产品受到较大影响。某亚马逊卖家指出,因加征关税,大件产品销售面临困难,回想起欧洲站的VAT政策实施初期许多卖家为覆盖成本而提高价格,导致订单减少,最终只能降价以快速减少仓储成本。
售价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卖家需要提高商品售价以抵消关税成本,这将直接影响商品的竞争力,并压缩中小卖家的利润空间。对于价格敏感型商品来说,销量将受到打击,低附加值商品的影响尤为显著。
低价货品的报关则变得更加复杂,原本依靠“简化申报”通关的低价值商品将在新的税收政策下,面临更为复杂的报关流程和增加的成本。部分电商平台可能会要求卖家提供更详细的商品成分证明。
最后,卖家们可能转向海外仓储模式,逐渐取代直邮方式,以规避小包征税。尽管海外仓可减少单件关税及物流成本,但卖家需承担更高的库存风险。此外,批量清关模式能优化供应链合规性,缓解海关的压力。预计到2025年,美国海外仓的规模将同比增长45%。
一些商家表示尽管政策变化,他们依然会坚持开拓美国市场,且会对供应链进行优化。随着关税的增加,各方利益将重分配,这可能导致某些卖家的商业模式需进行调整。她指出,以往的低价铺货和中国直发模式在美国未来将难以持续,商家需要探索多渠道的发展策略。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