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美西时间,亚马逊正式上线了一项让众多卖家震惊的新政策——FBA仓库丢货仅赔偿“制造成本”,不再按照售价赔偿!
这项政策最早在2024年12月宣布,原计划于3月10日实施,然而后续一再推迟,直到大家以为可能会延缓时,它却在3月底“毫无预警”地上线了!
简单来说:今后你的货物丢失,亚马逊不会按照售价赔偿,而是根据进货成本进行赔偿!
一句话总结:“我们损失的是,责任却推给了你。”从售价赔偿变成只赔成本,卖家感到愤怒。
过去,卖家至少可以期待FBA丢货后的赔偿能够涵盖“商品售价”,现在赔偿直接降到最低——只赔制造成本,不包括运费、清关费和其他你为这些货物投入的成本!
赔偿缩水的幅度令人心痛,来看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1:卖家A有一款成本50美金、售价150美金的产品丢失,以前能赔150,现在只能赔50,损失100刀!
案例2:卖家B五年前以0.25美金购买的棒球卡,如今升值至200刀,结果FBA丢失后按新规只赔0.25美元,损失99.9%!
按FBA平均2%的丢失率计算,每年营收10万美金的卖家,因这一政策,每年可能会损失至少1.2万美金的“损失赔偿”。
赔偿流程复杂、资料审核严格,卖家压力倍增!新政策声称卖家可以自助提交制造成本资料,但别高兴得太早!
你需要提供采购合同、发票、付款截图等,而平台还会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核,如果认为“申报过高”就会拒绝赔偿!而且特别提醒:申请过早或频繁,可能会被封索赔权限!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卖家发现自己申报的成本是实际发生的,但亚马逊系统给出的估值竟比真实成本低了整整40%!不仅面临FBA货物丢失的风险,还要拼命证明未多申报成本,最后还不一定能得到赔偿!
卖家们愤怒呼喊:这是在逼我们退出亚马逊!该新规一出,亚马逊论坛立刻炸开锅,有一位老卖家连发“八项控诉”,句句令人心痛:
估值不公:按制造成本计算,稀有商品全无价值。
举证繁琐:SKU一多,收集发票的过程让人感到疲惫。
补偿不全:运费、安置费、打包费统统不赔。
估值随意:系统认定你的成本低就是低,毫无协商余地。
信息维护繁重:SKU多了还得逐一上传成本。
残次品赔更多:直接打折赔偿,毫无诚意。
利润被吞噬:货物丢失即便找回,也仅赔成本。
限制频繁索赔:赔得少,申请还需小心谨慎!
这位卖家明确表示:再这样下去,就考虑退出亚马逊,转而考虑沃尔玛、eBay,甚至自己搭建独立站!
别等到赔光了才反应,卖家们该如何应对?
政策已生效,现在我们不仅不能吐槽,也要尽快提升自己的运营策略:
1. 做好商品成本备份:采购发票、付款凭证、合同……能保留的资料都要保存,按SKU分类建立档案。
2. 分散库存风险:不要全部集中在亚马逊FBA,多渠道、多仓储布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 优化包装减少破损:降低在仓储环节丢失或损坏的几率。
4. 关注赔偿数据,提早预警:定期分析哪些产品最容易丢失,并提前做好应对。
5. 拓展新平台,降低依赖:不要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平台上,而是同步开拓多个平台是大势所趋。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