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包裹免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2:01起,取消对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从此以后,从中国通过国际邮政系统寄往美国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将被征收关税。
具体而言,通过非邮政渠道(如商业快递)进口的包裹需缴纳全额关税及税费;通过邮政渠道进口的包裹需缴纳30%关税或每件25美元(2025年6月1日后增至50美元)。所有包裹需提交完整装运信息,物流企业需预存保证金并定期向海关缴纳税款。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宣布了最新的“对等关税”政策,计划于4月9日凌晨生效。对中国征收34%的关税,对日本24%、欧盟20%、越南46%、英国10%、柬埔寨49%、中国台湾32%、南非30%、印度26%、韩国25%、泰国36%、瑞士31%、印尼32%和马来西亚24%不等。
从长远来看,若关税上升,跨境电商行业可能会加速向海外仓及本土化运营等模式转型。此前,专家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例如本土化运营、多渠道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定价策略及建立品牌优势等。
二、特朗普关税引起连锁反应
据报道,美国选民因看好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而选他当总统,但一项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上任后推动加征关税,导致选民对他的信心出现质疑,大家对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的担忧加重。
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各类商品,尤其是家电和汽车,可能全面涨价,美国消费者开始“囤货”,中国品牌的电视机和日用品成为抢购的焦点,而汽油和杂货等必需品及家具电器也因不同原因出现抢购现象。
4月5日至7日期间,美国各地爆发了以“住手!”为口号的抗议活动,覆盖1300多个城镇,参与人数超过百万,示威者反对关税政策、削减社会福利和移民政策,华盛顿特区和纽约等地出现大规模游行。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国内发生的最大规模示威活动。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这次关税政策加剧了成本上升的问题。从4月开始,美线货代普遍上调运价,部分航线的涨幅近70%,40英尺集装箱的运价已攀升至5400美元。造成这一情况的核心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需求激增,进口商为规避关税提前备货,导致美线的货运需求在短期内急剧上升,挤占了运力资源。二是船公司的涨价策略,部分大型企业借助市场恐慌情绪集体提价,甚至通过“停航保价”的方式制造运力短缺。最后,国际油价上升也推高了运输成本,进一步加剧了跨境卖家的成本上升。
随着持续上涨的成本和产品价格的保持不变,卖家的利润空间将不断被压缩,长期经营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这种困境中寻求出路成为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