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8月18日起,亚马逊将在德国、荷兰、波兰和瑞典采取严厉措施,对不合规商品进行停售。这一举措引起了众多跨境卖家的高度关注,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便是欧盟电池法。
欧盟电池法,全称为《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于2023年8月17日正式生效,并计划于2024年2月18日起逐步实施。这项法规旨在规范在欧盟销售的各类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生产到回收都设有严格的标准与要求。这一法规的实施是推动循环经济、践行欧洲绿色协议及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临不合规后果的多米诺效应,卖家首当其冲的是销售额的直接下滑。德国、荷兰、波兰和瑞典作为欧洲重要的电商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活跃的网购环境。以德国为例,2023年德国电商市场销售额达925亿欧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140亿欧元。卖家们在此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建立了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一旦商品停售,市场份额瞬间化为泡影,之前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库存积压同样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卖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常会提前备货,而一旦商品被停售,这些商品将会积压在仓库中。不仅占用大量仓储空间,增加成本,随时间推移,商品还可能面临贬值和损坏的风险。
在其他欧盟国家,不合规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欧盟各国之间的监管存在一定的联动性,一旦在某些国家被认定为不合规,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也可能会加强对该卖家的审查,罚款金额可能高达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对于一些大型卖家来说,这将是相当可观的支出。
货物被扣押不仅可能导致货物无法按时交付,影响客户满意度,还会产生额外的仓储和处理费用,进一步加重卖家的负担。
面对欧盟电池法的挑战,卖家们并非无计可施。通过积极行动,遵循合规流程,依然能够在市场中稳健前行。以下是合规自救的关键步骤。
首先,卖家需要判断自己销售的产品是否需要遵循电池法。如果产品包含电池,无论是内置电池还是可单独销售的电池,都可能受到法规约束。常见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耳机等,以及电动工具、玩具和智能家居设备中的电池,都在法规的管控范围内。而不含电池的产品,如手动螺丝刀、木质玩具等,则不受此限制。
非欧盟注册公司的卖家必须指定一名销售国的授权代表进行注册。这是欧盟法规的明确要求,确保卖家在当地有合法代表,可以及时响应监管要求。在选择授权代表时,卖家需谨慎考量其资质与信誉,以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协助完成注册流程。为简化流程,卖家可通过专业服务商网络选择可靠的服务商。
完成注册后,卖家需要在亚马逊平台及时上传电池EPR注册号。在不同国家的上传方式略有不同,卖家需仔细核对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以便亚马逊验证注册号并继续销售。
另外,卖家还需关注申报周期和支付回收费,在德国通常是季度申报,而在法国可能是年报。回收费的支付标准也因国家而异,卖家需按时申报,避免因逾期面临罚款或商品停售等后果。
在应对欧盟电池法的过程中,卖家们可能会有不少疑问。
首先,是否需要按ASIN上传电池法EPR注册号?答案是不需要,每个站点只需上传一次即可。其次,若已注册WEEE,是否还需注册电池法EPR?这取决于销售产品的具体类型和功能。再次,若销售的商品附有电池赠品,是否也需注册?答案是需要,所有含电池的产品都须遵循法规。
最后,卖家自行注册是不可行的,必须通过授权代表进行注册。虽然可以使用供应商的注册号作为过渡,但最终仍需以自身注册号为准,确保合规责任落实到位。卖家应尽快完成自身的注册,避免潜在的风险。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