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路上的基本功:单证和贸易合同
很多新人都以为,外贸单证不过是发几份文件、跑几趟流程,填表盖章就完事儿的。
哪这么简单,我就这么说吧,单证和贸易合同这两样东西不搞清楚。
后面什么货运、清关、结算基本就只能碰运气了。
单证,说白了就是国际贸易中的通行证和说明书,而且还是分种类的:
广义单证:包括贸易中各个环节需要的文件,比如运输单据、保险单据、商检单、报关单等等。每一张纸都有它的“生存意义”,比如装箱单是给清关和买方看的,保险单是给货物“保命”的,而不是用来给你养老。
狭义单证:指那些直接跟结算和货物特性挂钩的文件,比如提单、商业发票、汇票、原产地证。这些才是真正的“敲门砖”,一个漏了,客户可能就直接不接收你的货。
外贸单证多到头疼,但只要理清分类逻辑,事情就简单多了:
1.按用途分:
出口单证:比如报关单、商业发票,核心作用是把货送出去。
进口单证:如信用证、进口许可证,是保证货能顺利进来。
2.按性质分:
金融单证:像汇票,用来转账收钱的工具。
商业单证:比如提单,是客户取货的依据。
官方单证:政府机构开的“证明信”,如原产地证、检疫证书。
保险单据:万一货物出点状况,它能给你兜底。
随附单据:装船通知、快递单这些,打辅助的角色。
当然现实操作也并不简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 提单(B/L):这是货物运输的“身份证”。问题是,这身份证还有正本、电放和Seaway Bill(海运单)三种不同的开法,收费和适用场景都不一样。你要是不弄明白,客户很容易觉得你不专业。
2. 原产地证:客户要的是哪个版本?Form E还是Form A?目的地是东盟国家吗?能不能享关税优惠?
3. 熏蒸证书:运木材或者带木包装的货,需要去除虫卵,必须开这个,否则清关会被卡死。
单证的水,看似不深,实则暗流涌动。
光学术语没用,得琢磨怎么在实际中灵活应用。
摸清单证和合同的全流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实战。
先学会“及时、准确、有效”处理单证,再去琢磨合同的套路,慢慢扎下根,就不怕客户用一两句“退订”打发你了。[收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