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鸿第2季营收53.13亿元,季增20.3%,比去年同期成长24%,续创单季营收历史新高。累积双鸿上半年营收97.27亿元,年增率也达到30.88%。
双鸿董事长林育申日前表示,AI伺服器功率愈来愈高,散热需求愈来愈强,液冷散热的发展趋势不会回头,液冷成为双鸿今年最重要的营运动能。随GB200伺服器大量出货,以及接下来GB300即将推出,林育申乐观预估双鸿今年下半年的成长动能会比去年还要强。
双鸿液冷已经玩了10年?
「液冷我们已玩10年」双鸿董事长林育申说,从笔电散热跨入伺服器散热,双鸿积极投入3D VC(均热板)及水冷研发,技术获半导体大厂英特尔(Intel)及辉达(Nvidia)青睐,今年Computex台北国际电脑展液冷技术当道,双鸿已蓄势待发。
双鸿2012年拿出1,150万美元(相当于3.45亿元)向IBM技转伺服器水冷技术,在10年前,处理器耗能还不高,林育申独排众议引进水冷技术做研发,当时电脑散热用气冷就能搞定,外界自然有不少疑惑,但如今,苦守寒窑的研发投资看到曙光。
2018年伺服器处理器能耗仅180W~280W,但到2023年之后将倍增至500W以上,散热方案,成为云端资料中心客户最关心的课题。
过去伺服器散热厂商主要服务DELL及HP等伺服器品牌客户,2000年后网路服务兴起,Google等云端服务业者纷纷兴建大型资料中心,散热器业者 开始直接面对云端客户合作开发散热器,如今,连半导体客户也来插一脚,希望跟散热器业者合作出规划方案,以争取云端资料中心客户青睐。
累计10年水冷经验,双鸿自然成为半导体大厂上门谈合作的首选,不管是开放式水循环(Open loop)或封闭式水冷(Close loop)或液冷盘、冷却液监控主机(CDU)、分歧管一应俱全。
除英特尔长期合作,近年在伺服器领域崛起的超微(AMD),双鸿在2018~2019年Rome处理器时代就开始合作提供散热方案,2022年AMD 5奈米制程的Genoa处理器耗能高达400W,2023年Bergamo处理器耗能更将超过500W,双鸿已经开发气冷及液冷解决方案,并获得AMD白皮书指定推荐,成为伺服器系统开发商参考采购建议。
目前双鸿科技:已成为英伟达(NVDA-US)重要合作伙伴,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持续突破。GB200、GB300等新平台采用全液冷设计,双鸿提供水冷板、CDU、快接头、分水器等整套解决方案,已与英伟达深度绑定。液冷产品营收占比正稳步提升,公司正加速布局散热领域全产业链关键零部件。
1、技术升级:双鸿从气冷模组制造商,跃进成为液冷整机柜解决方案商,涵盖软体、韧体、硬体3大领域,因应客户不同算力与场域规划需求,提供DGX、MGX、HGX、ASIC系统解决等客制化设计,以及关键零组件包含水冷板、冷水分配装置、分岐管、泵浦、快接头等一条龙生产制造。
2、业界创新:AI Building Manifold与AI Rack Manifold,系统整合赋予分歧管智能化设计,各别/单层机柜流量监控与关闭泄漏管理、液体流量调节、液体进出温度等监控,除了增加液冷散热系统可靠度外,也协助客户实现绿色运算。
3、效能升级:双鸿一直以来都是AI GPU的解决方案商,随着算力需求的不断提升,双鸿持续提高自有散热模组的效能,将3D VC与Loop VC两大设计进行结合,成功开发出更高阶的6U/8U散热模组3D Loop VC,效能提升至1600W,且R值为0.03的高性能表现。
4、规格升级:在电竞和高效能运算需求攀升下,GPU晶片耗能持续增加,也带动散热规格的升级,终端消费者除选择以外观设计、散热性能、更高记忆体频宽为主要购买考量诉求,为了有效提升显示卡(VGA)散热稳定性与热导速度,有别于传统的热管设计,双鸿开始导入均温板(VC)及采用全满式鳍片设计,同时兼顾散热与静音效果,从散热模组设计到外观设计的整合,双鸿能提供完整的VGA解决方案。
5、车用拓展:除了散热模组以外,双鸿在车用产品线上也没有缺席,针对智慧驾驶部份,有路侧系统与车载系统,路侧系统上有卫星接收器与户外基站等产品;而车载系统提供智慧天线与路侧系统进行讯号交换,协助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再者,P-HUD全景式抬头显示器和ADAS 透过铅焊制程设计,并搭配液冷系统,让产品更稳定且可靠,有效解决高功率发热需求。
· 报名此活动
· 分享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