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olit systems
CoolIT Systems 专注于为全球最严苛的计算环境提供可扩展的液冷解决方案。作为微处理器液冷系统领域 24 年的先驱,CoolIT 的技术已为全球超过 500 万个 GPU 和 CPU 提供冷却解决方案。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企业数据中心市场,CoolIT 与全球处理器和服务器设计领导者合作,为其尖端产品开发最高效、最可靠的液冷解决方案。凭借其模块化直接液冷 (DLC) 技术,CoolIT 能够显著提升机架密度、组件性能和能效。CoolIT 及其合作伙伴正携手引领加速和先进计算的广泛应用。
生产规模:CoolIT 已战略性地扩大其全球制造布局,以支持快速的产量提升。位于卡尔加里的旗舰 Starfield 工厂占地 112,000 平方英尺,是北美生产的基石,并补充了亚洲的产能。这些扩张加在一起,使 CoolIT 的总制造布局较其原有产能增加了 25 倍以上——这是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发展的必要举措。
CoolIT 的OMNI™ 冷板采用 Split-Flow™ 技术,与标准冷板相比,性能提升高达 30%。CoolIT 冷板冷却系统可设计为 100% 吸收服务器 CPU、GPU、内存、I/O、电源和其他组件产生的热量,并已应用于全球众多顶级超级计算机。
2、双鸿科技
双鸿水冷产品已陆续获得辉达推荐供应商资格( RVL ),并成功打入多家CSP 供应链,水冷营收即将迎来强劲的成长动能,董事长林育申预期2025年水冷营收将会成长3-5 倍,营收比重也会从去年的10-15% 大幅提升至30-40%,成长动能相当强劲。
目前水冷产能中国与泰国约各占一半,但为因应美中关税战,客户要求「非中」,加上水冷订单增加,因此将投资重点放在泰国,未来出货至北美的产品将由泰国厂区供应。
3、奇宏科技
奇宏表示目前产能已不足以支应市场需求,因此加码投资越南,已在当地购置20 万平方米的土地准备扩建,3 栋新厂也已开工。也仅能满足现有需求,若未来需求持续提升,将观察后续关税政策发展,不排除进一步扩产。
至于是否赴美设厂,沈庆行则指出,客户不愿意承担超过20% 的成本增加,认为20% 溢价不足以弥补在美国生产的高昂成本,暂不规划大规模于美国设置生产基地,现阶段仅考虑扩大现有美国的办公室,并增加研发资源,同时规划于德州或墨西哥设置打样线,满足客户需求。
奇鋐第2季出货以GB200、H200为主,供应品项为水冷板。奇鋐为因应客户需求,目前也积极展开海外扩产计画,旗下越南厂目前已投资超过110亿元,第一期与第二期已开始投产,第三期已于2024年第4季开工,预计今年至明年将陆续完工。
奇鋐董事长沉庆行日前曾于法说会指出,今年无论营收、获利都会比去年更好,营运将再创高峰,至今仍是订单满手,应接不暇,而且也已成功切入GB300供应链,估计全年营运将呈现逐季上升,第4季为业绩最高峰。
4、Cooler Master
NVIDIA的GB200伺服器机柜量产加速,带动液冷散热需求持续拉升。散热模组厂Cooler Master(讯凯国际)指出,台湾厂产能已满,正在寻觅新的厂址扩充产能,此外,越南厂预计2025年第3季开始量产,然若按照客户订单规画,年底前就会满载。
并已在自建越南北宁10万平米的工厂,主要生产液冷板,Manifold、CDU。
AI散热产品:包括CDU,冷板,UQD等产品。目前Cooler Master是英伟达GB300、GB200液冷服务器体系最大的冷板组件供应商之一,CDU是其未来推广的主线产品之一。
5、台达集团
受惠AI伺服器电源与液冷需求强劲,加上关税带动的提前拉货效益,台达电Q2营收有望双位数季增,于下半年来看,虽有关税干扰下恐使客户拉货放缓,但台达仍具产业领导地位,且拥灵活应变能力,全年营运仍可看双位数成长。
此外,台达电产能布局上,中国约占产能的50%,其余分布在台湾、泰国、印度、斯洛伐克、美国及巴西;公司将持续扩展泰国产能,强调即便加征关税后,成本效益仍较佳。
台达靠液冷CDU让股价不断创新高,已经开始向微软、Meta、甲骨文等国际云端服务供应商供货。随着出货量逐步扩大
6、立敏达科技
全球服务器散热关键零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在液冷产品方面是英伟达,英特尔,施耐德,华为等头部企业的合作伙伴。
7、建准
建准近年积极从气冷风扇拓展至水冷散热应用,也同步强化海外产能布局。公司指出,水冷技术研发中心设于台湾五股,产品线涵盖Coldplate、Sidecar、CDU与Pump等模组,预计今年第三季底前于中国惠州完成产能建置,于第四季启动量产、逐步贡献营收。
目前水冷产品生产主力锁定中国地区,因供应链相对完整,有利初期导入与快速量产。虽建准在菲律宾亦设有生产基地,但考量当地水冷产业链资源有限,尚无移转计画。在菲律宾,建准已启用租赁厂房加速产能支援,3月接单量已达50万套,年底目标扩至200万套;同时,自有新厂预计7月动工、2026年底完工,完工后菲律宾产能将扩增三成,并在2027年达成占整体产能过半的目标。此外,东南亚区除菲律宾厂外,亦已于泰国设立仓储据点,可就近支援客户交货需求。
8、boyd
Boyd最近收购了Durbin Group,加强了公司在液体冷却系统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这些技术对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AI)和高级数据中心至关重要。自微处理器问世以来,Boyd已经为数据中心解决了热挑战。Boyd在液体冷却方面的最新热创新,帮助我们的客户加速了从传统风冷到液冷机架的快速过渡。Boyd拥有丰富的液体系统设计经验,已向高性能计算、超大规模和半导体客户交付了四万多个液体冷却系统。除此之外,Boyd还设计和制造液体冷板,用于冷却处理器并补充液体冷却系统。迄今为止,Boyd已向主要企业客户运送了超过400万个液体冷板,这些冷板被整合到了100万个液体回路当中。
9、维谛技术(Vertiv)英伟达液冷服务商维谛技术(Vertiv)的核心供应商,维谛技术作为英伟达AI服务器液冷散热的唯一指定合作伙伴,将方盛股份的产品集成到GB300的液冷系统中,覆盖GPU芯片、电源模块等高热密度区域。产能支撑:公司募投项目“年产20万台(套)节能高效换热系统及换热器生产基地”于2024年底投产,新增液冷板产能4.8万台/年,重点满足英伟达等客户需求。 技术适配GB300架构 GB300采用独立液冷板设计,每个芯片(CPU/GPU)单独配备一进一出液冷板,取代GB200的大面积冷板覆盖方案。方盛股份的液冷板通过真空钎焊工艺实现高精度密封,翅片密度达400目/英寸,热传导效率较传统铜管式提升40%,适配GB300的高压循环系统。 散热效率:液冷板与维谛的混合冷却系统(冷板+浸没式)结合,将散热效率提升50%以上,确保GB300的1400W TDP芯片稳定运行。
10、方盛股份
方盛股份从单一换热器向液冷系统总成升级,开发适配GB300的液冷板+干冷器组合方案。干冷器用于冷却循环水,单机柜配置量达2-3套,单价超10万元。其液冷系统可将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15,较风冷方案节能40%。
公司液冷产品已通过英伟达供应链的千小时加速测试,包括插拔寿命、耐腐蚀性等核心指标。
订单增长:2025年Q1,方盛股份液冷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150%。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液冷业务营收将达1.5亿元,2026年进一步增至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2%。客户客户拓展:除维谛技术外,公司正对接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国内头部服务器厂商,测试GB300液冷系统适配方案。
11、富士康
富士康集团在液冷领域(如冷板式、浸没式)拥有众多专利技术,尤其在伺服器液冷解决方案中,其与微软、辉达,亚马逊等客户深度系结,满足定制化需求,此前富士康就联合台达电子,AVC等液冷元件商参与辉达GPU伺服器液冷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富士康集团已经启动相关液冷元件的研发设计,尤其是GB300采用独立液冷板设计,每个晶片配备单独的一进一出液冷板,GB300NVL72系统中,一个computetray包含6个晶片,共12对快接头,加上manifold介面则总数为14对,对液冷接头,冷板的需求大幅上升,所以未来富士康可能在冷板、管路、液冷接头等金属加工部件可能利用富士康的精密制造能力(如CNC加工、压铸)自主研发生产,以控制成本和质量。
液冷方面:鸿佰科技负责将富士康的液冷技术(冷板式、浸没式)与伺服器整合,提供从散热模组设计到整机交付的解决方案。
· 报名此活动
· 分享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