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领拓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昆都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超晶石墨烯膜导热新材料生产基地正式进入批量产出阶段。这款厚度仅 15 微米至 300 微米的 "散热黑科技",凭借 "双高" 性能(超高导热率与优异导电性)成为破解高端电子设备散热难题的核心材料,标志着包头在新材料领域实现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历史性跨越。
01
性能突破: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作为深耕电子散热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领拓科技此次量产的超晶石墨烯膜采用水平方向紧密堆叠结构,形成大面积连续晶体片层,可实现 "秒级散热"。其导热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快速疏导大功率芯片产生的高热量,精准解决芯片热流密度高、散热难的行业共性痛点。同时,材料兼具良好导电性能,可适配智能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多场景需求,已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航天航空设备等高端领域,成为华为、传音等头部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我们的材料在厚度精度和导热率等关键指标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公司总经理孙士勇介绍,这种 "双高" 特性使产品在 5G 基站、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等场景中表现突出。例如,某通信设备厂商采用该材料后,基站芯片温度降低 40%,设备运行稳定性提升 30%。
02
技术壁垒:自主创新构建护城河
支撑产品落地的是领拓科技自主研发的 "新型碳晶高取向技术",这一全球最先进的超晶石墨烯氧化还原技术,通过优化材料晶体结构,使导热率较传统石墨烯材料提升 50% 以上。企业依托全球领先的热管理材料国家应用实验室,搭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技术体系,累计获得 30 余项自研专利,并于 2023 年斩获中关村军民融合大赛奖项。值得关注的是,领拓科技的技术突破并非孤立存在。其母公司浙江领拓在长三角地区积累的研发资源,与包头本地稀土、硅材料产业集群形成协同效应。昆都仑经开区正以领拓为核心,通过 "以商引商" 策略招引石墨粉体加工、电子散热模组等上下游企业,构建 "原材料 - 生产制造 - 应用落地" 的完整产业链。
03
产业布局:240 万平米产能驱动区域升级
目前,领拓科技年产 240 万平方米的超晶石墨烯膜生产线已全面投产,配套的涂布线、烧制线及热处理实验室等设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量产阶段产能持续爬坡,预计 2025 年超晶石墨烯膜与导热塑料两款产品销售额将突破 30 亿元,目标跻身全球电子导热材料专业供应商前列。在加速产能释放的同时,企业正聚焦小型化智能设备高功耗场景,研发以碳材料、有机硅为基础的环保型导热材料。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径,不仅响应国家 "双碳" 战略,更与包头市打造 "全球稀土应用基地" 的产业规划深度契合。据昆都仑经开区经济发展部部长杨成君透露,当地正依托领拓科技,构建西北地区最大的超晶石墨烯产业集群,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值超百亿元。
04
区域意义:新材料产业的 "包头样本"
领拓科技的突破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里程碑,更成为包头新材料产业升级的标杆。作为全国稀土新材料核心基地,包头近年来通过 "政策 + 资本 + 技术" 三措并举,推动稀土、硅材料、石墨烯等产业向高端化转型。此次超晶石墨烯膜的量产,正是当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的典型案例。随着 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散热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激增。领拓科技的量产突破,不仅为电子设备厂商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更以自主创新的 "硬核技术" 证明:中国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这一 "包头样本",或将引领中国新材料产业开启从 "制造" 到 "智造" 的新篇章。
· 报名此活动
· 分享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