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能哥是一位跨境电商服务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十年以上的行业经验。
他职业生涯起步于国际物流,随后转向亚马逊,并专注于跨境电商的策略规划和市场拓展,同时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一手店铺资源和店铺回收等综合性跨境店铺服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给整个跨境行业带来了冲击。最近,美国总统表示将对包括汽车、半导体、药品以及木材等在内的多种产品加征关税,尤其是对木材及相关产品的关税高达25%。这些政策调整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让依赖北美市场的卖家信心受到打击。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部分跨境企业选择观望,而一些前瞻性的卖家则开始探索新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正在成为跨境电商的“战略高地”。
当北美市场受到关税限制时,欧洲却释放出三重红利信号:政策的松绑,如亚马逊放宽欧洲本土店的审核,平台如Temu和TikTok积极推进欧洲市场;消费潜力的提升,欧洲电商的渗透率超过68%;以及基础设施的优势,比如中欧班列和成熟的海外仓网络,能够实现较快的产品配送。
近年来,亚马逊在多个国家推出了本土店铺的扶持计划,算法上也更偏向于本土店铺,从而使得本土店在搜索排名、曝光率和转化率等方面的优势愈加明显。
在流量和物流方面,针对本地卖家的搜索排名进行了优化,FBA本地仓的配送效率提升明显,合规成本也得到了大幅降低。
供应链的韧性也得到了增强,短链经济在抵御风险方面显现出巨大的优势,通过整合本地的生产和仓储资源,本土卖家的库存周转效率显著高于跨境卖家。
在当前的关税政策环境下,本地仓发货的模式能够有效避开跨境物流的问题。此外,本土卖家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本土文化建立联系,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消费数据,以便快速调整运营策略。
为保护本土中小企业,不同国家的政府为本土店铺提供了一些关税优惠,此举让本土店铺在规避风险上更具优势,也可能享受到税收优惠。
在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当下,平台已经克服“买得到”的问题,而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买得对”。例如,欧洲消费者在购买户外取暖器时,更关注节能认证而不是低价;而法国市场热搜的连衣裙则倾向“vintage”风格,而德国市场则偏重“极简风”。本土店铺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够准确把握区域用户的消费需求和文化偏好。
关于2024年欧洲本土店审核政策的变化,卖家反馈显示亚马逊现已放宽审核限制,即便未通过审核的店铺也可正常运营,这在法国、英国北爱尔兰等“高危区”的资金滞留问题上也得到了基本解决。
当前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本土化趋势愈加明显,平台算法、政策导向与消费需求的融合,预示着2025年将是本土店铺红利的爆发年,想布局欧洲市场的卖家应把握这一重要时机。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