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3月3日,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将对中国的加征关税从10%提高到20%。该行政命令将于美东时间3月4日00:01正式生效,对应北京时间3月4日13:01正式生效。
关税正式落地,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关税增加将造成多个方面的影响。此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动,引发跨境电商行业震荡。税务合规、经营成本等问题逐渐压垮跨境电商卖家。
在不稳定的环境之下,跨境电商行业危机频现,大型卖家的IPO受阻,不少跨境电商卖家难以适应,转型失败,选择退出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多家知名企业,包括威邦运动科技、朗特智能等,纷纷终止了IPO或收购计划。这些企业虽然在各自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但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中,他们也无法独善其身。
例如,威邦运动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游泳池核心配件生产商,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睿联技术凭借品牌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而景创科技则是知名到顶尖游戏外设厂商,客户包括多家国际巨头。
然而,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追逐的过程中未能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包括业绩波动、客户集中度过高以及对单一销售渠道的过度依赖。
例如,威邦运动科技的年营收从2021年的31.88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4.3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7.65%。这些问题暴露了企业在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上的不足,难以满足资本市场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监管政策的收紧也给跨境马卖的IPO增加了不确定性。这种监管趋势不仅提高了上市门槛,还迫使企业在合规经营和战略规划上投入更多精力。
面对严峻形势,中小卖家的处境更加艰难。自2月以来,卖家不仅面临着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还要精细规划运营成本,单量的直线下滑使许多跨境电商卖家陷入焦虑。
不少卖家反映销量大幅下滑,甚至有卖家表示近期单量腰斩,可能与美国消费者发起的抗议行动有关。
对此,深圳的跨境电商卖家更是感受到压力,已有不少卖家关闭业务或选择转行自救。
资深卖家指出,许多小团队在管理能力和供应链上并没有竞争优势,逐渐受到冲击,核心成本依然是税务合规与高额的人工成本。小卖家可以通过挖掘一些大卖看不重的细分小类目来寻求生存。
政策收紧、成本增加、合规短板及外部环境恶化,导致跨境电商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卖家需要提升竞争力,拓展多元化渠道和市场,才能在行业重新洗牌中生存下来。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