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针对中国商品新税率即刻生效!

当地时间3月3日,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20%的关税。该行政命令于美东时间3月4日00:01起正式生效。

据业内人士透露,3月7日到港的货物很可能由加征10%直接变为加征20%,具体实施细则需等待海关公告和税表更新。目前货物正在海上运输、即将发货或滞留在港口的卖家们,此刻都在紧急核算成本。

按照最新的关税政策,部分商品的综合税率将大幅上升,具体计算方式为:原关税税率 + 此前301调查加征的25%关税(如未获豁免) + 新增的20%关税,这意味着部分商品的总体关税高达45%-70%(不含其他反倾销产品)!

众所周知,特朗普始终秉持“美国优先”的原则,其试图通过一系列关税政策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促进制造业回流。然而,加征关税的举措或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冲击,尤其是那些在海外设有大量制造工厂的美国公司。这些企业在中国、越南等地生产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需要缴纳关税,加征关税可能会将最终的成本转嫁给本土企业。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美国企业可能被迫通过涨价或裁员来应对,这反而会削弱其竞争力,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此外,许多美国企业依赖全球供应链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加征关税直接推高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压力,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寻找更便宜的原材料供应商,或者尝试与工厂重新协商价格,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降价的空间十分有限。

当前,美国集装箱进口量激增,部分原因是企业为规避加征关税而提前采购。但贸易专家警告称,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实施和反制措施生效,消费者将不得不承担关税成本上升的冲击,可能会导致进口量回落,进而对航运需求和运价造成下行压力。

在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后,我国商务部发言人对这一举措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反制措施。此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鸡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多种农产品。

面对当前形势,部分卖家已开始积极寻求转型,努力开拓多元化市场,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同时,他们从供应链管理入手,深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以此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更灵活的付款条件,提升整体竞争力。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关税变动的最直观影响就是成本飙升。假设一件商品价值200美元,原有关税7%,在加征后的情况下,关税将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在当前动荡的贸易环境下,卖家除了采取精细化成本管控、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多元化渠道的策略外,也可以借助海外仓模式提前备货,有效规避关税风险,并缩短物流时间,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

发布于:2025-03-05 12:01:22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