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创新CEO阳萌曾指出,他对危机感有较强的敏感性。2017年,他意识到消费电子产品存在迅速兴起和衰退的特性,这意味着打造一个品牌或产品系列并不容易,而几年后该品类可能就会消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焦虑,阳萌在2019年和2020年从华为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尽管无法改变行业的本质,但旧品类在淘汰过程中留下的概念和养分,往往能够孕育出新的品类。
众所周知,安克创新起步于充电类产品,之后逐步扩展至充电、智能创新和智能影音三个产品线,形成了完善的产品和品牌组合。而这一过程正好反映了新旧品类的更迭。
近期,“安克创新加速布局储能与机器人业务”的消息再次引发了行业对其在新领域表现的猜测。此外,“追觅科技进军大家电领域”也受到了关注,其最新研发的空调、冰箱等高端家电品类已在AWE2025上面世。
难道“拓展副业”正在成为跨境电商品牌的新趋势?会有更多品牌验证阳萌所说的“代谢”和“滋长”吗?
大卖为何热衷于开发副业?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观念愈发受到重视。
如果过去几年,很多跨境电商品牌仍旧以“深耕垂直领域”为主调,那么现如今,仅仅依靠单一品类就容易被市场淘汰,加之市场趋于饱和、技术红利减弱和供应链逐渐同质化,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扩展品类几乎成为必然选择。
一旦锁定跨品类竞争,踏入正确的赛道,具备实力的公司便能迅速发展壮大。
例如,安克创新虽然一直专注于充电类产品,但其2024年半年报显示,智能创新类产品实现营收23.60亿元,同比增长35.33%,占总营收的24.46%;智能影音类产品实现收入23.09亿元,同比增长30.84%,占总营收的23.93%。
这组数据引人深思,智能创新类和智能影音类的营收几近占总营收的一半,接近充电类产品。当充电宝、耳机、安防设备和家庭影音等产品形成生态闭环,消费电子领域的界限逐渐模糊。
3月19日,安克创新发布公告,明确“践行长期主义,致力于做大做强主业”的多项措施。公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加速布局储能与机器人业务”。
安克创新于2023年推出了家庭能源子品牌Anker SOLIX,并提到2024年,该品牌的预期营收将有望突破30亿元,舒适度超过了不少跨境电商公司全年业绩!更值得关注的是,Anker SOLIX在全球储能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
与储能业务相比,安克创新的“机器人战略规划”则更为明显地展现了其跨品类的野心。安克创新计划通过“二维感知、三维移动、三维交互”的布局,从智能扫地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入手,逐步发展出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建立场景化的产品组合。
虽然强调“践行长期主义,做大做强主业”,安克创新却也在向副业发展,这看似矛盾的策略,实际上已被多家企业采纳,就是主业在后方保障现金流,副业则支持产品的进一步开发。
安克创新从智能扫地机器人入手,而在该市场上已站稳脚跟的追觅科技则计划生产冰箱、空调等,石头科技同样在2024年于扫地机器人市场取得了全球销量和销售额的双第一后,迅速推出万元以下的洗烘套装。
因此,在众多扫地机品牌中,追觅科技并非唯一向大家电扩展的品牌,石头科技也在2023年推出了分子筛洗烘一体机H1系列,显示出从高利润率转向高营业收入增长的战略转型,而洗衣机品类的崛起也为这一转型提供了动力。
尽管未提供具体销量数据,石头科技透露截至2024年上半年,洗衣机产品已成为其重点关注的新增长点。
产业观察显示,追觅科技和石头科技在进军大家电领域的战略有其独特性,前者更为注重产品线的丰富性,推出覆盖客厅、厨房到全屋的智能解决方案;而后者则更专注于洗烘品类的市场竞争。
从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的表现来看,手机销售已成为基本操作,紧接着则是汽车、PC、平板和智能家居产品等全品类的布局,真正在“跨品类”领域达成全方位覆盖。
虽然有些品牌坚持在某一领域深耕,但也有不满足于现状的品牌,可能因为在舒适圈待久,单一品类的限制会影响发展。因此,此时竞争的关键是跨界能力,毕竟在主业成为红海的情况下,副业的蓝海或许藏有机会。
虽然蓝海市场具有吸引力,但品类扩展绝不可盲目,成功者往往遵循“技术同源、渠道同构、用户同频”的法则。
安克创新在储能和机器人赛道的布局,正是其在电源管理和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及经验积累的基础。安克创新清晰地表示,机器人战略的第一阶段将集中于技术成熟度高且市场接受度好的扫地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以帮助快速积累经验和现金流。
安克创新对待副业的谨慎态度体现在其现有技术上。例如,3月25日,安克创新成功获得“清洁机器人”专利授权,意味着其已为机器人战略的初步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并与现有产品线形成协同。
相比之下,石头科技在2023年以洗烘一体机H1进入洗衣机市场,背后隐藏的是3年的研发过程。石头科技洗衣机BU全球营销总监表示,先有“分子筛”技术,才有洗烘一体机产品的诞生。
分子筛技术是目前唯一可能实现100%除湿的技术,且能够在低温下运作。石头科技在洗衣机领域的成功应用,也展现了其跨界创新能力。
追觅科技也在家电领域布局,面对小米、华为等成熟品牌的竞争,尤其在集中市场中,新品牌需面对制造、渠道、服务及用户等多重挑战。
随着更多品牌进入智能家居市场,用户的需求也在逐步变化,品牌从单一的智能产品向全屋智能拓展,拥有更多场景入口,将可能掌握行业标准的主动权。
石头科技在洗烘赛道的“单点突破”,是基于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绝对优势后再进行扩张的策略;而追觅科技则是通过高强度的投入快速构建生态屏障,一种适合资金实力雄厚的品牌策略。
在“渠道同构、用户同频”的协同作用下,安克创新在全球146个国家及地区的市场布局,使得其储能和未来机器人产品可迅速获得用户的关注。石头科技同样可以利用扫地机的市场优势推动洗衣机的销售。
综上所述,头部品牌卖家在某一领域发展至极致,并积累了技术和品牌的优势后,方才转向跨品类方向的发展,因为规模的扩展往往比单纯的利润保留更有助于构建竞争壁垒。
在AI潮流的背景下,跨品类的趋势已逐渐演变,从“工具”向“智能终端”的变化,及从垂直面向全场景的转变,正是因为大家不再坚持走单一路线。
品牌在积极转型之余,也不少高管在跨品类竞争中积累了经验和洞察,战略调整同样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在AI革命的背景下,一些曾在安克创新和追觅科技推动全球业务的高管选择了离职创业,大多聚焦于技术含量更高的赛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安克创新前高管张克一创立的LynxAI最近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刘方则创立了阿米奥机器人。安克创新近期也对阿米奥机器人进行了投资。
追觅科技的高管们也纷纷离职成立新公司,例如前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创立的鹿明机器人,获得天使轮融资。而前中国区执行总裁则成立乐享科技,获取2亿元融资并专注于AI与消费硬件的结合。
这些创业热潮背后,显现出中国智造出海的下一个发展趋势。
如张克一的LynxAI利用自主研发的模型,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市场洞察、产品创新及市场策略的全套解决方案,体现了从经验和数据中走向可复制的算法的趋势。
在快时尚领域,结合中国供应链的灵活性与AI预测,或将提升“小单快反”模式的限制。
阿米奥机器人则致力于规避家用机器人技术熟练度与市场教育的双重风险,专注于商业场景中的机器人应用,以推向工业制造和物流等B端市场,真正实现AI的产业化。
追觅科技创始团队押注家庭场景的机器人发展,展示了从扫地机器人到泳池机器人等延伸的多元化布局。
头部企业高管的离职潮反映出行业周期的变化,消费电子的存量竞争促使人才向更具技术壁垒的领域转移,他们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经验转移到AI与机器人领域。
在跨境电商的初期,许多卖家依靠粗放式的方式实现快速盈利,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精品模式逐渐被视为主流,当下头部品牌卖家更是掀起了跨品类扩张的浪潮。
这是否意味着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闭环?会否朝着全品类覆盖的方向演进?这个过程中,大卖高管的创业潮和人工智能的崛起又会引发怎样的变革?未来将揭示一切。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