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一条“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加征50%关税”的新闻冲上热搜第一,中方“天塌不下来”“奉陪到底”的回应引发广泛关注!
4月7日,全球股市连日暴跌,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毫不在意,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消息再度挑动市场情绪,关税大战一触即发。特朗普声称,美国将加征中国34%的报复性关税,并警告称若中国不撤回此政策,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其加征50%的额外关税,且终止与中国的谈判。
特朗普政府自年初以来持续推进“对等关税”政策,之前已宣布对华加征20%的关税和34%的“惩罚性关税”,若再加征50%,中国产品将面临高达104%的关税压力。此威胁被广泛视为特朗普惯用的施压手段,迅速引发全球市场动荡,美股道指在消息发布后一度暴跌500点。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坚定表示不退缩。4月8日,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分别发表声明,明确回应美方的威胁:商务部表示美方的关税威胁具有“讹诈本质”,并称如措施实施,中方将坚决反制。外交部强调美方的单边霸凌行为“损人害己”,施压和威胁对中国无效。《人民日报》评论表示:“天塌不下来,办好自己的事”。
在特朗普发言后,中国商务部迅速做出回应,强调美国以所谓“对等关税”为借口加征关税毫无依据,是典型的单边霸凌行为,中国绝不接受。若美国实施升级关税措施,中国必将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可以看出两个关键信号:第一,中国人不会被威胁吓倒;第二,现在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中。
应对关税变化,头部企业采取紧急策略。巨星科技迅速调整价格,并依托越南、泰国、柬埔寨的生产能力重构定价体系;致欧科技则在美国市场整体提价,并加速开拓欧洲及新兴市场。其他企业如森泰股份通过“保税研发+海外仓”模式,将核心部件生产保留在国内,终端组装前移至目标市场以规避关税。
关税缓冲措施失效后,行业面临结构性变革,复合税负超出多数企业可消化的范围。传统“制造-销售”模式的关税成本占比从5%-8%飙升至25%-40%,低价策略面临挑战。履约模式逐渐转型,竞争维度也在升级,合规成本和技术投入成为新门槛,预计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