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引发的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之际,G7国家正在考虑对中国低价商品增加关税,备受关注。这一举措可能对中国的跨境电商和制造业造成深远影响,并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一、G7关税动向:贸易格局的微妙变化
5月20日,G7国家财长会议在加拿大班夫召开,加拿大财政部长透露,G7国家已开始讨论对低价值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目的是解决“产能过剩和非市场行为”问题。这一消息源于近几年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电商平台的指责与行动。
1. 美国作为中国小额包裹的最大市场,特朗普政府曾取消了对中国低价值小包裹关税的“最低限度”豁免,税率从120%降至54%。这一政策使得部分中国出口商不得不重新考虑市场策略。而美国本土的生产商和零售商则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G7其他国家也纷纷考虑类似的措施。
2. 法国计划自2026年起,对所有进入欧洲的小额免税包裹征收固定的“管理费”,对象包括中国电商平台Shein、Temu及阿里巴巴等。该措施将于6月提交欧盟理事会审议,作为欧盟2028年全面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前的过渡安排。法国还计划与德国、荷兰等邻国协调,推动在欧洲征收这项费用。
3.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宣布将审查低价值商品(免税)进口计划,该计划允许价值不超过135英镑的商品进入英国时免征关税。此举获得了本土零售商的支持,他们认为现行政策使得Temu、SHEIN等平台以低价抢占市场。
4. 日本也在考虑修改针对价值低于1万日元小包裹的免税制度。这一政策调整被解读为针对中国电商平台如Shein和Temu。若调整该政策,从该类平台购买的小包裹运往日本时,可能需要缴交销售税,税率通常为10%。
5. 加拿大因应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引发的跨境电子商务动荡,正在考虑对来自中国的小包裹征税。
二、中国出口:挑战与应对
若G7国家最终达成共识,对低价值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将对中国电商和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
1. 出口成本上升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关税将增加中国低价值产品出口到G7国家的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可能导致出口量下降,特别是在服装、电子产品和小商品等低利润行业。利润率被压缩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中国工厂,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往往以薄利多销的模式运营,关税将进一步压缩他们的利润率,迫使企业或关闭,或增加投资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或提升产品价格。
2. 供应链调整也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考量。企业可能寻求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如越南、印度)以规避关税,但这需要时间和大量投资,可能导致短期内生产能力受限。同时,国内市场的压力也不可忽视,低价值商品出口受阻后,部分过剩产能可能转向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价格竞争和市场饱和,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
3. 跨境电商面临的平台竞争力削弱问题。依赖低价策略和免税小包裹的电商平台如Temu和Shein,其商品价格将因关税而上涨,可能导致在G7市场的吸引力下降,同时增加跨境电商的物流和运营成本。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风险也在加剧。若G7长期实施贸易壁垒,中国制造业可能加速向“一带一路”国家转移,西方推动的“友岸外包”策略将进一步压缩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国际空间。
面对G7国家的贸易举措,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拓展多元化市场,来降低贸易摩擦的影响。同时,企业也需要在合规经营、税务筹划等方面做好准备,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
三、借力专业服务提升跨境企业合规能力
在这样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税务问题愈加复杂。作为专业的税务服务提供商,易税通致力于帮助企业应对各种税务挑战。我们的专业团队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税务筹划、合规申报等服务,助力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稳健前行。
我们关注国内税务政策的同时,也紧跟国际税收动态,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税务解决方案。无论是应对关税调整、优化供应链税务结构,还是在跨境电商税务合规方面,易税通均能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