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作为海湾合作委员会核心国家,其专利制度融合大陆法系框架、伊斯兰教法原则及自贸区特殊规则,形成全球独特的三轨制无效机制。本文以2021年联邦专利法及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知识产权条例为基准,解析企业应对阿联酋专利无效的攻防策略。
根据联邦专利法,专利可基于五大法定理由被宣告无效。需要注意的是,DIFC自贸区适用普通法系,无效理由排除宗教审查。
在联邦行政程序中,专利的审查流程包括宗教初审和技术审查,整个周期通常为24到36个月。医药和生物技术专利会自动触发卫生部的宗教审查,而证据则需要经过海牙认证和阿联酋外交部的双重认证,但2023年的成功率只有28%。
在司法诉讼程序中,采用三审结构,专利权人需要自证专利有效性,且可请求技术专家委员会介入,费用大约为20,000美元,平均周期为4到7年。
DIFC自贸区的特别程序排除了宗教审查,允许以英文审理并接受普通法体系的判例,审理周期缩短至12到18个月,但仅适用于在自贸区注册的专利,占总量的15%。
在制度特殊性上,医药专利需遵循宗教合规与技术主权的双重限制。而对于人工智能专利,审查指南要求算法不应替代人类意志,数据需经过伊斯兰文化部审核。此外,涉及阿拉伯医学的传统知识专利需要提交文化部的来源证明。
企业应对实务中,可以通过合规设计和无效攻防证据体系进行风险防控。在申请阶段,关键参数使用区间描述法,并避免机器翻译,以确保准确性。同时,在宗教规避上,可将基因技术称为细部修复,标注酒精溶剂仅限于工业用途。
最新动态显示,阿联酋加入金砖国家后虽有意推行专利快速互认,但无效程序仍需遵循本地法,可能导致授权专利的稳定性下降。中国企业面临翻译、程序逾期及文化误判等三大风险。
此外,2024年起UAEIPO将接受区块链存证,并需采用伊斯兰历法时间戳以确保证据的优先权,同时存证费用将减免50%,但技术披露增加40%。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