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刷存在感,而是争抢客户的第一反应
做外贸拼的是产品、价格、资源?
后来才明白,不是。
拼的是“谁第一个被想起”。
你以为客户真的会打开Excel,把供应商A到Z都一一比较?
你以为他会花一小时读你发的介绍PPT和五封开发信?
错。大多数时候,客户只会凭印象选人。
印象怎么来的?简单粗暴:
谁在他脑子里蹦得最快,谁就赢了。
这个就叫抢占用户心智。
我有次跟客户打电话,对方直接说:“哦你是那个上次跟我聊过A品类、发了链接、头像是哆啦A梦的小子吧?”
你看,人家不是记得我公司,不是记得我报价单,
是记得我的头像、链接、话题。
这时候我就懂了,做外贸不是拼谁产品全,而是拼谁先抵达客户的认知。
客户脑子里的位置非常有限。就像你说起打车,只想到滴滴,说起支付,就是微信支付宝,说起凉茶,可能是加多宝、和其正,总不能是黄振龙、徐其修、金葫芦、鸿福堂、杏林春、邓老金方这些区域品牌吧?
你们听过后面几个中的哪一个!?嗯?
当你不是第一个被想起的人,其实在你这个品类里就输了90%。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手一上来就猛发开发信,疯狂加人,发catalog,发报价,然后就没然后了。
不是产品不好,是你出场顺序不对。
有做独立站和社媒推广疯狂投广告的,花了几万块,一个客户都没拿下
因为客户压根没准备认识你,更没打算记住你。
你得像苹果一样,哪怕不买,也会偶尔想到。
怎么做到?很土的方法,但有效:
· 改头像、签名、名字,保持一致,刷存在感;
· 邮件风格保持统一,哪怕客户暂时不回,也知道你还在;
· 把开发信当成交朋友的第一步,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 持续输出价值,哪怕是讲个行业八卦,也比干巴巴的报价更有印象。
我现在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这个目标:成为客户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收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