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散热器风扇模组,性价比得看你具体用在哪儿、选啥型号。简单说就是:
普通的散热器风扇模组,适合预算不多、设备发热也不算大的情况,花小钱就能搞定散热,性价比挺高;
带热管的散热器风扇模组,性能和成本平衡得不错,大多数常见的场景用它都挺合适,性价比很突出;
至于带 VC 均温板或者石墨铝基均温板的散热器风扇模组,虽然成本高些,但在那些对散热性能要求特别高的场景里,它们的性价比就体现出来了。
功耗比
这几种散热器风扇模组的功耗不一样,简单说就是:
普通的散热器风扇模组,主要靠风扇转起来散热,要是设备发热厉害,风扇就得使劲转,功耗就会高些,一般能应对的热量范围在 10-50W/cm²。
带热管的散热器风扇模组,因为有热管帮忙传热量,不用风扇转那么快就能散好热,所以风扇功耗相对低点儿,能对付 40-120W/cm² 的热量。
带 VC 均温板的散热器风扇模组更厉害,均温板能快速把热量铺开,风扇不用拼命转也能散热,能 handle 50-150W/cm² 的热量,极端情况甚至能到 200W/cm²。
石墨铝基均温板散热器风扇模组呢,它的功耗水平在热管和 VC 均温板之间,能满足不同热量负荷的需求,常规的传导能力也不弱。
性价比
这几种散热器风扇模组,性价比咋说呢?
普通的散热器风扇模组,就适合那种预算不高、设备本身发热也不厉害的情况,花不了多少钱就能把散热搞定,性价比挺实在。
带热管的散热器风扇模组,性能和花的钱平衡得挺好,大多数咱们常用的场景用它都合适,性价比挺突出的。
至于带 VC 均温板或者石墨铝基均温板的散热器风扇模组,虽然本身贵点,但要是设备发热特别厉害、对散热要求很高,那它们能扛住劲儿,这时候性价比就显出来了。
自研TIM,配合石墨铝基均温板界面使用
图1 GS55导热硅脂
GS55 复合绝缘导热硅脂具有低热阻、低界面结合厚度(BLT)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填充较薄的界面间隙时,能完美解决因界面间热传递所导致的热阻问题。
图2 GS55参数表
良好的电绝缘性;
高导热系数:5.5 W/(m · K);
超薄界面:低贴合压力,且具有良好的再加工性能;
高界面润湿性:降低界面热阻,提升热性能.
市场统一价:2400元/kg (咨询有优惠,送小样 )
清洁待涂覆表面,去除铁锈、灰尘和油污;
将导热硅脂涂抹到待涂覆表面,用刮刀均匀涂覆,或采用钢网印刷;
导热硅脂的推荐涂覆厚度:0.15 mm.
咱这是纯国产的,能直接顶替国外的 TC-5 系列导热硅脂用。
意思就是这东西从材料到生产都是国内搞定的,没有依赖进口,而且性能、用法啥的都跟国外那个 TC-5 系列导热硅脂差不多,原来用 TC-5 系列的地方,换这个国产的照样能用,不用改啥,直接替代就行。
导热率高达 5.2W/m・K,低压下可实现最薄为 0.02mm 界面厚度,挥发物含量低。适用于图像处理、消费、计算和通信应用等,可用于一些高性能服务器等设备,这些设备功率通常较高,从几百瓦到上千瓦不等。
应用场景
普通散热器风扇模组:适合那些发热不算大的设备,比如机顶盒、小型路由器、低端 LED 灯之类的。这些设备本身热量不高,用这种简单的风扇加散热片组合就够用,成本也低,没必要用更复杂的。
热管散热器风扇模组:常见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的中低端 CPU、游戏机主机,还有一些家用小电器(比如大功率吹风机、咖啡机的控制板)。这些设备发热比上面的稍大,但还没到特别夸张的程度,热管能快速把热量导到风扇和散热片上,性价比刚好。
VC 均温板散热器风扇模组:主要用在高热负荷的设备上,比如高端显卡(玩大型游戏、做图形渲染的那种)、高性能服务器的 CPU、电竞笔记本的核心部件。这些地方热量集中且量大,VC 均温板能更快摊平热量,避免局部过热,保证设备满负荷运行不出问题。
石墨铝基均温板散热器风扇模组:常出现在对散热效率和结构轻薄有要求的场景,比如平板电脑的芯片、5G 手机的处理器、小型工业控制模块。石墨和铝的组合既能高效导热,又能做得比较薄,适合空间紧凑但发热又比普通设备高一些的地方。
· 报名此活动
· 分享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