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C姐。
最近有个感受就是大家在讨论品牌出海的营销策略时,往往会迷失方向,似乎除了出单转化,其他就显得无关紧要。今天我们来聊聊整合营销传播(IMC),许多疑问或许会因此得到解答。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是企业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必须面对的传播方式。我们今天不是讨论如何实施IMC,而是先了解在进行IMC之前,基本的理论基础模型有哪些。
首先是战略层的模型:
1. 4P/7P 营销组合模型: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是传统营销的核心,以及7P(在4P基础上增加的人员、过程和有形展示)适用于服务行业,强调服务体验与流程优化。
2. 波特五力模型:从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竞争程度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3. 安索夫矩阵:以市场(现有/新)和产品(现有/新)为维度,划分出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多元化四种增长战略。
4. 价值主张画布:左侧关注客户需求,右侧对应企业的价值主张,通过匹配度分析来优化产品定位。
接下来是战术层的模型:
5. 4C 理论:以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为核心,从用户视角优化营销执行,替代传统的4P。
6. RACE 模型:将营销流程拆解为触达、行动、转化和留存四个阶段,形成全面的品牌曝光和用户互动。
7. AIDA 模型:用户决策链路为认知、兴趣、欲望和行动,强调营销信息需与用户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相匹配。
8. TOFU-MOFU-BOFU 内容营销漏斗模型:细化内容营销漏斗为顶部关注认知教育、中部聚焦需求唤醒、底部聚焦转化促成。
9. CBBE模型: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强调品牌力体现在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知识、感觉和体验在时间上的积累。
10. PESO模型:一种整合营销传播框架,系统规划和整合不同类型的媒体渠道,以实现高效的品牌传播和目标达成。
11.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CLM)模型:将用户关系分为获取、激活、留存、变现和推荐阶段,针对不同阶段设计精准策略,以提升用户终身价值。
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的内容。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