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行业再迎历史性时刻。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正式终止了对全球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包裹的免税政策。这项被称为“最低豁免”的政策在过去数十年中,为数亿小额包裹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重要通道。随着政策的变动,全球电商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
截至8月28日,全球超过30个国家已暂停向美国运送部分包裹。负责国际邮政事务的万国邮政联盟统计显示,已有二十多个欧洲国家和十多个亚洲国家相继对寄往美国的包裹实行了限制措施。
在亚洲,日本邮政于8月27日暂停接收寄往美国的超过100美元的个人礼品和销售商品;韩国邮政于8月26日暂停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向美国寄送包裹;新加坡和印度的邮政服务也已暂停部分向美国的邮件发送。
在欧洲,意大利邮政自8月23日起暂停接受所有运往美国的货物;德国DHL及其分支德国邮政自8月23日暂停通过邮政网络接受和运输商业客户包裹到美国;法国邮政自8月25日起也暂停接受超过100美元的个人礼品和销售商品寄往美国。此外,澳大利亚邮政亦已暂停部分发往美国和波多黎各的邮政服务。
尽管美国声称通过国际邮政系统运送的包裹可按从价税或从量税标准缴纳关税,但多国邮政均指出,美国并未提供完整的细节,且没有给邮政留足时间应对新的海关程序,导致多国邮政运营商面临重大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番调整旨在削弱外国低价商品对美国市场的冲击,并强化本土产业竞争力。今年5月,美国已终止针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小额免税政策,此次政策扩展至所有国家,意味着寄往美国的大多数小额包裹将被征收关税,转口贸易的喘息窗口也被彻底关闭。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警告,此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寄往美国包裹的物流运输,包括清关变慢、包裹积压及物流拥堵延误,卖家需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不仅邮政物流商受到影响,美国的电商平台如Etsy、eBay等也已向卖家发布了运输中断风险的提醒。其中,Etsy因递送问题暂停了在多个邮政网点的包裹运输标签服务,部分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跨境企业亦相应调整了贸易计划。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过去十年,通过免税政策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激增,从2014年的1.4亿件增长至2024年的13.6亿件,平均每天约370万件。预计新关税政策实施后,小额包裹的数量增幅将降至冰点。
中信证券的研报测算,免税的小额包裹在新政生效后,平均关税税率将从0%飙升至25%-30%区间。许多依赖此政策的企业成本将骤增,部分企业可能被迫缩减美国市场业务,甚至考虑撤出。部分企业已开始调整对美贸易策略,因无法承担激增的关税成本而停止对美销售。
例如,英国珠宝商宣布自8月29日起关闭对美销售服务,而部分跨境卖家则将目光投向美国以外的市场,以寻求新机遇。据悉,多家跨境企业已开始调整其出口策略,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未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将显著增加。
业内人士分析表明,对美国市场而言,此次政策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与商品价格上涨,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运费与售价。在价格攀升和选择受限的情况下,跨境购物的意愿可能下降,出口至美国的卖家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各位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交流讨论。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