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跨境电商圈因为一起巨额索赔案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一家公司因一起消费者诉讼,被裁定赔偿83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00万元),面临破产风险。这一事件不仅给该公司带来了困境,也为其他跨境电商卖家敲响了警钟。
这起索赔案源于一颗纽扣电池。该公司是一家在亚马逊等平台表现优异的跨境电商大卖,成立于2013年,队伍规模在100人至200人之间。近期,该企业遭遇了一场重大的索赔事件,需承担高达832.5万美元的赔偿责任。事件起因于一位消费者在该公司的店铺购买了一款产品,其孩子误吞了遥控器中的纽扣电池,事后需要手术处理。
2024年,该公司的运营团队因为未能及时查看亚马逊律师的通知,错失了最佳处理时机。随后,该公司被追加为共同被告,并在8月份时被亚马逊冻结了店铺账号。虽然消费者曾提出8万美元的索赔要求并达成和解,但随后对方反悔,将索赔金额大幅提高,导致该公司措手不及。
行业资深人士指出,跨境卖家在遭遇索赔时通常有几种应对方法,但对于该公司来说,每一条路都充满挑战。关闭店铺并无法逃避责任,而和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对于司法诉讼,案件的核心争议在于索赔的合理性,且陪审团可能对案件做出不利的判决。
目前该公司的案件尚未结案,冻结资金和库存损失超过2000万元。该事件揭示了运营风险、法规忽视和保险漏洞等多种问题,反映出行业普遍存在的风险。
跨境电商卖家应重视产品安全合规,确保符合目标市场的安全标准,尤其是涉及儿童和健康安全的产品。事前的合规性检查显得尤为重要,避免因为局部疏漏导致全局危机的发生。建立专业的风控体系是出海企业的生存底线。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