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美国白宫官网宣布对华商品加征最高达245%的关税,覆盖注射器、锂离子电池、电动车等核心品类。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亚马逊美国站卖家成本激增——以售价100美元的电动车为例,关税成本从14.8美元暴涨至245美元,利润空间几乎被吞噬。更严峻的是,数据显示,亚马逊美国站70%的商品依赖中国供应链,这场关税风暴已演变为卖家生存危机。
在北美市场萎缩的同时,欧洲电商正以29%的年增速崛起。2023年欧洲跨境电商销售额达2370亿欧元,德国超越英国成为最大市场,西班牙、意大利等新兴市场用户增速超35%。亚马逊欧洲站数据更显示,德国站Prime会员复购率高达85%,法国站客单价较美国站高出12%。这意味着同样的商品,在欧洲能卖出更高溢价,且用户忠诚度更强。
为帮助卖家快速转移战场,亚马逊推出了欧洲市场扶持计划,核心政策包括:VAT注册补贴,在爱尔兰注册VAT可享最高1900欧元返现,德国、波兰等国同步开放2000欧元补贴;量加权,加入“顾客最喜爱”计划的商品可同步美国站评分和评论至欧洲站,获得专属推广位,历史数据显示该计划能带来200%的流量和销售额增长;物流降本,通过Pan-EU计划,卖家仅需将库存发往任一欧盟仓库,亚马逊自动调配至德、法、意、西等国,物流成本最高降低53%;合规护航,增值税整合服务覆盖7国税务申报,月费低至33.3欧元,帮助卖家规避合规风险。
为顺利开启欧洲战略,卖家需遵循以下三步:选品优化,优先选择高溢价品类(如智能家居、户外用品),避免低客单价商品与其他平台硬拼价格;合规先行,通过增值税整合服务完成多国注册,利用补贴覆盖合规成本;流量引爆,报名CML计划并使用亚马逊广告组合,首月广告预算建议提升至北美站的1.5倍。
关税不是终点,而是战略转型的起点。当一些竞争者在北美陷入价格战时,亚马逊欧洲站正以9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和17.9%的年增速,为卖家打开新的增长。抓住亚马逊的补贴窗口期,用“本土化运营 + 合规护航 + 流量杠杆”构建赛道,这将是2025年跨境电商最大的机遇。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