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推出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包括全面加征10%基础关税、取消低价值包裹免税豁免、实施动态对等关税机制)引发了全球供应链和物流行业的深刻影响。作为跨境电商物流的主要服务商,UPS和FedEx面临着业务量减少、成本上升以及合规压力加大的多重挑战。对于依赖国际物流的跨境卖家而言,理解政策变化并制定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关税政策的核心调整对物流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自2025年4月5日起,美国对除中国和墨西哥以外的所有国家商品加征10%基础关税,并对57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动态调整关税。这使得企业进口成本波动率超过30%。例如,UPS的主要客户亚马逊因关税政策削减了50%的出货量,导致UPS的日均包裹量下降了9%,预计全年收入将减小。而FedEx则推出了“动态关税计算器”来帮助客户预估税费,但由于港口拥堵和清关延误等问题,其自身的运营成本也显著上升。
此外,美国在2025年5月2日取消了价值低于800美元的非邮政渠道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这一变化对依赖小包裹模式的平台如Shein和Temu产生了直接影响。预计2025年中美跨境电商空运需求将下降超过20%,而海外仓的订单需求预计将提升8%。在这种情况下,UPS和FedEx的跨境小包业务受到影响,必须重新评估低价小包裹市场的盈利能力。
由于美国海关对HS编码和制造商识别码等合规要求日益严格,缺失或错误的MID代码可能导致货物滞留。这一政策增加了中小卖家的合规压力,清关失败率上升,进一步压缩物流需求。例如,洛杉矶港在5月初的货运量因关税政策减少了30%,港口拥堵和交付延迟的风险也在加剧。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物流成本上升以及订单流失的风险。成本转嫁至终端消费者的难题引发卖家需提升售价(通常为6%-10%),但这种行为可能削弱市场竞争力。具有强品牌势能的企业(如部分大卖家)可能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中小卖家在定价时则需更加谨慎。
在订单流失方面,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关税导致的商品价格上升可能会引发订单量的下降。以Shein为例,该平台自4月25日起提高了售价,但必须平衡价格与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
为应对关税和交付延迟,卖家必须加速在北美地区的海外仓布局。预计海外仓的订单需求将提升8%,卖家应优先选择与UPS和FedEx等主要物流公司合作,利用其本地化仓储资源。
此外,卖家需要探索新的市场,如开拓欧洲、东南亚和拉美等新兴市场。比如,亚马逊的卖家可通过其全球物流基建来拓展新市场,并适应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偏好。
在合规方面,中小企业需要强化管理,重视MID代码、HS编码等信息的准确性,以避免因申报出错导致的清关延误。一些物流服务商推出的服务可以降低合规风险,帮助企业优化申报效率,并实时跟踪关税政策变化。
面对客户咨询的激增,卖家需要快速响应客户对价格和交付时效的疑问,并通过透明的沟通来维持客户信任。例如,明确说明关税成本的转嫁原因,并提供替代方案,帮助客户理解。
从长期趋势来看,供应链的区域化和本土化的趋势正逐步显现,高关税促使企业缩短供应链,转向墨西哥和东南亚等新生产中心。卖家应评估现有供应链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并探索多元化的采购渠道。
在技术方面,物流企业正加大投资,以提升运营效率。卖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工具来优化物流操作和提高合规能力。随着政策窗口期的到来,卖家应利用这一时机来锁定低价库存并为未来的成本波动留出空间。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全球贸易的格局。跨境电商卖家在短期内应通过提价、调整仓储布局和合规优化等手段来应对冲击;而从长远来看,他们需要构建更加韧性的供应链,分散市场风险,并借助物流服务商提升竞争力。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