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如何巧妙应对退货报告,避免红标警告!

高退货率标影响与应对

卖家都知道从5月中旬开始,退货率高的产品都会有“高退货率”标签。这个标签非常醒目:原本低调的小黄条,如今直接变身“大红警告”,高调出现在商品标题下方、价格上方的黄金位置。

虽然近两天有卖家透漏,可以通过设置“专享折扣”系统优先展示价格信息,而非警告标签。这相当于用“优惠展示”覆盖了“警示展示”。但是非Prime用户可能看不到标签,但Prime用户可能仍可见。我们应该去认真分析亚马逊物流退货报告,知晓影响退货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退货率标签出现的问题。

亚马逊退货报告分析流程

在库存与销售报告中找到亚马逊物流退货报告,现在近30天的数据(数据少可以拉长周期)下载完退货报告后,退货原因一般都是英文展示的,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工作簿,做一个退货原因的中英文对照,这样做分析表看起来更加直观一些。

我们切换到原始的亚马逊物流退货报告,在N列表头命名:“原因”。N2列输入公式,就可以在原始表中多了一个中文原因的列:我们主要用到的核心维度是:asin、quantity、reason、原因。

我们用WPS建立数据透视表:数据-数据透视-新工作表。行标签勾选“原因”,值项选择:求和项quantity可以得到如下表单。

只是通过不同退货原因和对应的退货数量分析还不够透彻,我们还需要计算每项退货原因的数量占比、找出影响退货的核心原因。还需要用饼状图更加直观地看到影响因素。

我们点击透视表中的任意单元格,在上方的分析选项卡下找到“字段和项”-计算字段:点击后输入字段,名称命名为“占比”, 公式=quantity/退货总数量数值。

同时插入三维饼状图,就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不同退货原因对应的退货数量和占比,我们可以按照数量降序排列,加上通过饼状图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主要影响退货的原因。

因为退货报告是整个店铺的,我们需要细化到某个ASIN的退货情况,我们可以加入切片器:依然是点击透视表透视部分任意单元格-分析-插入切片器-选择“asin”,点击确定按钮。

然后,我们就可以任意勾选我们要分析的ASIN,选中尾号为“8k4”的ASIN,可以看到退货情况。

通过退货原因分析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8k4这个ASIN中主要退货原因:不想要的商品/多余商品退货量有338个,占比为37.77%。

退货具体原因分类与改进

我们需要对整体退货的具体原因进一步研究,原始表单中的用户评论是退货的具体原因进一步阐释。

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这些评论,识别主要的退货原因。礼物相关的问题还是很多,比如重复购买、收礼人不想要、派对取消等。

另外,物流延迟的问题也很突出,很多用户提到到货太晚,错过了生日派对或其他场合。

还有一些关于产品描述不符的情况,比如尺寸太小、质量差,或者功能问题如灯光不工作。

接下来,我需要分类这些原因。

首先是礼物相关的退货,这应该是最大的一类,包括重复礼物、收礼人已有、派对取消等。然后是物流和时间问题,比如到货延迟。

第三类是产品描述不符,包括尺寸、质量、功能缺陷。第四类是主观决策变更,比如用户改变主意或误购。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家庭变故或安全认证问题。

然后要确定每个分类的具体表现,比如礼物相关的具体表现有重复购买、收礼人不喜欢、派对取消等。

物流问题包括到货晚于预期,错过活动时间。产品描述不符包括尺寸比图片小、质量差、功能故障等。主观原因包括误购、多买、改变主意等。

接下来需要分析每个问题的原因,比如礼物相关的可能是因为购买前没有确认需求,缺乏心愿单功能。

物流问题可能是因为配送时间预估不准确,没有加急选项。产品描述问题可能是详情页信息不清晰,没有准确标注尺寸或质量。

主观原因可能是下单流程缺乏确认机制,比如没有提示购买数量或是否为礼物。

最后,根据这些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增加礼物心愿单功能,优化物流时效显示,完善产品详情页的尺寸和质量信息。

需要确保表单结构清晰,每个部分对应明确,方便用户理解和后续改进措施的实施。

高效避免高退货率的方向

以上只是一个退货报告的案例。

实际上每个人的退货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大致我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1种,产品质量瑕疵或者是损坏问题。

这种问题造成的退货是比较严重的。可能导致推品失败。所以,我们在采购发货的时候,一定要测试产品质量,检查好产品及其配件没有瑕疵和缺失问题。还有一些是产品没有问题,但是采用了不恰当的包装,致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外箱损坏导致产品挤压损坏,造成退货。

第2种,尺寸不合适。

产品的尺寸等信息如实描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反复强调产品尺寸和适用的受众群体,避免客户误会造成尺寸和预期不符。

第3种,产品与描述不符/未达到客户预期。

产品的外观、功能等属性如实描述、不要夸大造成与描述不符。最常见的就是功能不符、尺寸不符、花色不符等。

第4种,收到错误商品。

不同产品贴标要反复确认贴标准确,不要把不同颜色/尺寸贴混淆。

总结

通过以上系统化分析退货报告、定位核心问题并实施针对性改进(如优化产品描述、完善物流提示、强化质量管控),可从根源降低退货率,避免高级退货率标签对销售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有更好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发布于:2025-05-20 18:32:41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