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计划真的能阻止跟卖吗?

在亚马逊上做卖家的最令人痛恨的事情,就是跟卖行为。跟卖者会极大影响自己店铺的销量,同时,追赶跟卖者也成为了常态。

通常,防止跟卖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启动透明计划,这样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分配唯一且独特的条形码,从而保护品牌和消费者免受假冒产品的侵害。

然而,即便启动了透明计划,仍然可能会出现被跟卖的情况。

最近,一位卖家在论坛中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接手的一款2011年的老产品,尽管已经注册了透明计划并生效,但在今年4月18日却首次遇到跟卖问题。当时由于更换店铺的原品牌,还未更新品牌所有者,因此无法向品牌方举报。

这款老产品在旺季销量不佳,但库存充足,不得不降价,从而吸引了不少跟卖者。最终,他只能找到服务商帮忙处理,第一家服务商在一周内未能成功,而第二家则成功赶走了这些跟卖者。

然而在端午节期间,跟卖者又重新出现了,当卖家再次尝试处理时却收到了投诉。此后,他联系了透明计划的经理,得到的回复是“提供了正确有效的代码的卖家被视为正品卖家,只有品牌权力所有者及授权用户可以申请透明计划的二维码。若对方无法提供有效代码,链接会被下架。”不过,卖家并未将代码透露给其他人,怀疑是前运营人员泄露了信息。现在他只能在后台进行品牌举报,但对能否有效截留跟卖者感到不安。

这个帖子引发了不少卖家的讨论,大家对“做了透明计划也会被跟卖吗”表示困惑。相关卖家提到,透明计划并不能完全消灭跟卖现象,仍然会存在跟卖的情况。当前唯一的长期解决方案是申请Project Zero(零容忍计划),它可以100%防止跟卖,但申请门槛较高,普通中小卖家往往难以承受。

亚马逊的Project Zero是一个品牌保护工具,主要针对假冒产品,功能包括:

1. 品牌卖家可以使用Project Zero的自助工具搜索并立即移除平台上的假冒商品;

2. 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扫描和识别潜在的侵权行为,主动屏蔽影响品牌和消费者的假冒商品;

3. 与透明计划结合,为每个商品分配独特的序列化代码以防止假冒商品的发布或销售。

然而,Project Zero的申请门槛确实较高。卖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已完成亚马逊的品牌备案,并是注册商标的合法拥有者;

2. 在过去六个月内通过“举报违规行为”工具提交的侵权报告受理率≥90%;

3. 没有滥用品牌保护工具的历史。

亚马逊还会根据卖家的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例如品牌的活跃度、市场影响力等,确保工具不会被滥用。

成功申请后,卖家可以自主移除假冒商品,从而大幅缩短处理时间。可以看出,现在的跟卖行为真的无处不在,而平台的机制并不能完全提供保障,卖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智能的防跟卖工具,但在现阶段,卖家们仍需保持警觉,建立系统的品牌保护策略。

此外,卖家们还应在多个平台布局,降低对亚马逊的依赖,及时调整经营结构,以巩固在市场中的地位。

面对各种恶搞手段,卖家们应该勇于反击。这方面有一份反击策略指南,详细列举了常见的恶搞手段及对应的应对策略,帮助卖家们精准防范、有效反击。

发布于:2025-06-11 16:52:48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