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同意暂缓关税,最新表态引关注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再次引发关注,跨境电商卖家暂时迎来了一线希望,但未来的变化仍然不容小觑。

今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中国等国家加征更高税率,强调“只有在美国生产的产品”才能享受零关税。

然而,仅在几天后的4月9日,特朗普的态度大幅度反转,宣布对不进行报复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这一反复行动被广泛视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稳定,而未来特朗普对于对等关税的决定仍可能再次改变。

6月11日,美国财政部长表示,若贸易伙伴展现诚意,美国愿意将暂缓期延长至7月9日,但强调对“真诚谈判者”可以延期,否则将中止谈判。特朗普本人也表示愿延长期限,但认为这样做“非必要”。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暗示,关税的暂缓只是一种谈判策略,意在迫使他国让步,而非真正恢复公平贸易。

依赖美国市场的跨境电商卖家因此面临巨大变数,一旦政策收紧,高关税将压缩利润。卖家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向其他市场转移以分散风险。当前情况下,跨境电商卖家面临三重风险。

首先,若对等关税的暂缓结束,10%的基准关税再加上中国加征税的影响,可能会直接吞噬卖家10%-15%的利润,低毛利商品甚至可能面临亏损。再者,备货周期的滞后,第三季度旺季备货已在路上,若在7月政策调整,卖家将被动承受压力。

其次,特朗普对“本土生产享零关税”的要求,迫使企业急于迁移产能,而履约链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港口的清关效率,导致尾程延误。

最后,对于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政策突变时缺乏缓冲措施,容易导致现金流断裂。

因此,跨境卖家需要制定避险策略,实施多元化布局,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具体而言,跨境电商卖家可以向潜力市场发展,以此分散贸易风险。欧洲市场电商的年增长率稳定在8%,VAT政策透明;东南亚市场的TikTok Shop、Lazada等平台流量激增,关税普遍低于5%;拉美市场的美客多覆盖了3亿用户,轻工业品需求旺盛。

此外,卖家还需灵活调整供应链,可以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和越南,以利用自贸协定降低关税成本;同时,通过多仓联动,美国海外仓应聚焦急件,而欧洲仓则覆盖长尾订单,从而平衡仓储风险。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反复,使得跨境电商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卖家应优先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加快布局多元市场,重构供应链,才能在美国关税的重压下维持跨境业务的稳定。

发布于:2025-06-16 10:39:19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