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最早对其税务居民实施全球征税的国家,之后这一做法被许多发达国家采纳,其背景是企业的国际化日益增强。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及个人收入在海外增长,中国税务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全球征税和金融透明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CRS(共同申报准则)的深入实施及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中国进行全球征税已是水到渠成。
目前,根据CRS,中国税务机关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金融账户信息的自动交换。结合大数据的AI模型技术,海外资产“隐身”的局面已经彻底结束。
早在2023年,澳洲与中国交换了超过百万中国税务居民的金融账户数据,涉及资产高达358亿澳元;与此同时,中国多个地区的税务部门相继公布了境外收入未申报的核查案例,释放出强烈的监管信号。
无论是高净值人士、跨境投资者,还是海外留学生、外派工作者,只要符合中国税务居民身份,这些人的全球金融资产都可能被纳入监管。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合规申报境外收入、如何优化跨境资产架构、以及如何避免税务风险,成为每个涉及海外资产配置的个人和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从CRS运作机制、中国实施情况、受影响人群、资产监控范围及合规架构设计五个方面,为您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助您在透明化时代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全球资产布局。
1. 什么是CRS?目前有多少成员?
2. 中国(包括香港、澳门)何时加入了CRS?与哪些国家、地区进行了信息互通?
3. 中国税务局如何获取税务居民在境外银行的账户信息?
4. CRS与谁有关系?(不仅限于高净值人群)
5. CRS是否交换房地产相关信息?
6. 全球投资架构设计:如何合规高效地持有海外资产?
7. 其他相关问题?
一文读懂CRS:
税务合规指南
CRS核心机制
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是由OECD主导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其核心要求包括:识别非居民账户、自动收集账户信息(余额、利息、投资收益等)并定期向税务居民国交换数据(一般为每年6月至次年年底)。
全球覆盖范围:目前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CRS网络,覆盖主要经济体和离岸金融中心,建立了全球税务信息监控网络。
中国实施动态
1. 加入时间
2. 重点互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英国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发达地区。尤其是中澳之间的通道已成为活跃的CRS交换路线。
数据获取机制
中国税务局通过三层架构获取境外账户信息,首先识别境外金融机构,例如澳洲银行识别的中国税务居民账户;其次,依据CRS标准采集信息(如余额、投资收益、账户变更等),最后通过政府间平台自动交换信息至中国税务机关。
影响人群不仅限于高净值人士,包括跨境工作者、海外留学生、跨境投资者以及离岸架构受益人等。
近期,多个地区税务机关先后发布公告,明确境外投资收入将纳入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依据相关公告,境外炒股收入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而境内股票投资长期持有是免税的,境外收益则不再有避税空间,投资者需要及时申报以避免风险。
对于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获得的转让差价收益,目前继续享有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但这一优惠仅适用于特定渠道,并不包括直接在香港券商开户的投资者。
CRS监控范围包括银行账户、股票/基金投资、投资型保险、理财产品、信托收益和虚拟货币交易,但不直接覆盖不动产。
虽然CRS不直接交换房产信息,但购房资金的金融轨迹可能被追溯。
基于投资目标定制的合规资产持有架构设计要点包括:避免在CRS参与国构成税务居民,利用税收协定降低预提税,确保实质满足国际税收准则,从而避免被认定为“壳公司”。
全球税务透明化的时代,合规逻辑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构建具有商业实质的双支撑体系。
建议跨境资产持有者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