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通过按需模式扩展国际化品牌战略

坐落在珠江口“黄金内湾”上的一处创意产业园,机器发出的轰鸣声与键盘的敲击声交织成愉悦的产业交响曲。一辆载满数万件产品的货车从工厂驶出,即将送往国内仓。

公司90后老板孙俊杰正在为2025年“夏季大促”的产品开发以及日常备货进行筹备,准备好两三倍的备货量。他回忆起一年前尝试跨境电商的情景,尽管前期有八年的国内电商经验,通过跨境电商的全球订单量却显著高于此前的积累,高峰期月销售额轻松超过2400万元,达到了往年的六倍。

服饰品牌商周天则在统计近期有多少海外红人推荐了他的产品。周天打造的原创服饰品牌推出来的多款特色产品深受年轻女孩喜爱,最近两个月的备货量甚至把仓库堆满了六层楼高,设计团队也有几十名员工。他表示,最受欢迎的产品单款销售额可达600多万元,常常登上畅销榜单。

全国产业带竞相进军跨境电商,关于“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的讨论热度重燃。眼下,成千上万家制造企业和品牌正在完成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转型。

过去八、九年间,国内开网店曾是不少企业的首选,而近年来,“卖得多”与“赚得多”之间的关联逐渐减弱:高退货率和不断上涨的推广费等推动了经营成本的增加,许多卖家因此陷入困难。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底层的产业带工厂带来了压力,因而选择出海成为一条热门的新路。

作为曾有几年电商经验的商家,孙俊杰在开设平台店铺后,基于先前的运营经验与产业带的协作,使得营业额不断上升。尤其在消费旺季,单月销售达2400万元,而他以前的一些网店一个月的总额也仅为400万元。去年,他果断暂停其他业务,专注于将跨境电商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心。

周天则专注于制作工序复杂的小众服装,包括需要缝制上千颗水钻的产品,迅速抓住了商机。他的品牌在三个月内从最初的几百单提升至每天超过8000单。周天意识到,在SHEIN上注册品牌店之前,市场知识的不足可能会影响他的竞争力,因此他从平台员工的建议中寻找机会。

孙俊杰和周天的出海故事反映了许多产业带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共同点:缺乏海外零售经验的他们,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从零开始,逐渐成熟地掌握了产品规划、开发设计和按需生产等关键技能。

服装作为SHEIN的主打品类,平台在多个生产环节和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根据最新数据显示,SHEIN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已超过沃尔玛和耐克,成为在线时尚领域的领军电商,这为具备优质生产能力的产业带卖家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基础。

周天提到,以往许多品牌商为生产大宗货物而烦恼,导致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对接不畅。他强调,要有效评估市场需求,快速反馈至无形的链条中,这是制作的关键环节。SHEIN在这一点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通过小单快反的模式,帮助其品牌达到按需供应的高效运作。

经过快速的市场反馈与开发,孙俊杰的店铺不仅销售的商品种类多样,且持续高销的比例进一步提升。通过精确的开发与管理,他的店铺退货率保持在2%以下,优于同行。未来的发展模式应该重视设计与品牌的力量,以自主开发、按需制造等新型经营能力重构销售链路,推动企业的强劲增长。

不仅是服装行业,家居、家具、美妆等其他品类的商家也在SHEIN上寻求发展与机会,形成了具备竞争力的出海品牌集群。

发布于:2025-06-18 19:13:05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