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港股 IPO 募资额重回全球第一。这或许只是港股新一轮繁荣的起点,一二级市场如何持续循环向好,如何吸引优质企业、留住国际资金,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年之前,港交所行政总裁在首次媒体采访中被问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论”,她回应表示香港市场的底气依然很足,拥有法治、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核心优势。如今,这种“遗址论”已不攻自破。
6月30日,云知声、泰德医药、IFBH 三家公司在港交所鸣锣上市,随后在7月9日还有六家公司计划同时上市。港交所的募资额也重回巅峰。
2025年上半年,港股 IPO 数量达到15家,成为上半年的高峰,募资金额超过千亿港元,同比飙升近7倍,重新成为全球第一。其中,宁德时代在5月20日登陆港交所,募资353亿港元,成为全球最大 IPO。
赴港二次上市的A股龙头公司是这轮港股上市潮的主角。除了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分别募资100亿港元、97亿港元、92亿港元,这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2025年5月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强调将不断深化市场开放,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措施。
展望下半年,港股 IPO 火热仍将持续。港交所主席透露目前还有190家公司排队等待上市,彰显了港交所市场的吸引力。
港股成为中国资产重估的主要阵地,港股恒生指数以20%的半年度涨幅在全球重要市场中排名第三,二级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在DeepSeek的带动下,恒生科技指数最大涨幅达40%;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下,港股快速修复失地,重回全球领先位置。新消费公司如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的股价飙升,反映了市场活跃度。
南向资金与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成为今年港股市场的亮点,其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量的两成。港股复苏在2024年下半年初现端倪,并在2025年持续巩固。
港交所持续推动制度改革,旨在吸引企业和资金,连接中国和世界。行政总裁表示,要提升市场参与者的体验,未来还有人民币柜台、大宗商品等更多产品可以考虑。
重夺全球募资冠军的过程中,港股在一年多内从“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成功逆转为“全球募资冠军”。然而,复苏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许多挑战。
2025年上半年,港股 IPO 持续升温,已完成43宗 IPO,同比增长43.3%;累计募资额飙升708.4%至1067.1亿港元,再度超越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时隔四年重返全球第一。
优质科技企业和龙头企业涌向港股,政策支持加上市场表现活跃,形成良好的正向反馈。散户投资者打新热情提升,多只热门新股认购出现超额。
在港股 IPO 火爆的同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逐渐上升,越来越多国际长线资金回流,使得港股市场的前景更加乐观。
展望未来,港交所计划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品范围与交易平台功能,以提升整体竞争力,为优质企业提供良好的支持,继续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作用。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