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明珠:中俄友谊的珍贵纽带

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似伏尔加河宽广深沉。回顾历史,中俄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成为两国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今天,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向更高水平、更广维度迈进。

从当年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到今天2448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从俄罗斯农产品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到中国手机等畅销俄罗斯市场,中俄合作正在造福两国人民。

俄罗斯青年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品尝正宗的马迭尔冰棍,中国游客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沉浸于如诗如画的风光,中俄学生在教室里热烈讨论学术问题,两国艺术家在舞台上携手用音乐和舞蹈传递共同的情感……这些故事是当前中俄交流的缩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两国人民的友谊之链。

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汪瑾卉是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俄罗斯正是她的研究对象。早在2016年,还是学生的她就穿梭于中俄间的各种学术会议和贸易洽谈,提供口译服务,使她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和见证中俄愈发紧密的经贸关系。

早些年,这些活动涉足的往往是化妆品、纺织品和食品行业。即便有医疗美容行业的活动,谈的也只是脱毛仪等小型便携设备。但近年来,活动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多,商品交易的单价也大幅上升,生物工程、医疗器械和航天通信等领域都逐渐成为重点。

汪瑾卉表示,这与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遭遇制裁可能有关,但“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和硬实力同样吸引了俄罗斯客户。她发现,俄罗斯客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买”,而是纷纷前来招商引资,期望与中国企业开拓更多合作领域。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哈弗、奇瑞、长安和吉利等品牌在当地备受欢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整车数量为115.8万辆,同比增长约27%。一项调查显示,约47%的俄罗斯潜在购车者表示考虑购买中国汽车。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俄罗斯的印象也正逐渐转变,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形象因一桶“古斯托夫”冰淇淋而变得柔和。数据显示,俄罗斯在2023年向中国出口的冰淇淋价值达到95.1万美元,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

中国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身份已连续15年,尤其在机电产品和汽车进口方面。即便是在外贸领域遭遇挑战的情况下,2024年中俄贸易额依旧创下新高,达到2488亿美元,增长1.9%。

根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的说法,面对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深刻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俄两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企业合作的意愿日益高涨,展现出双向奔赴的良好态势,为双边经贸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对俄罗斯人而言,走进剧院是一件庄重的事情。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即将演出一部来自中国深圳的原创舞剧《咏春》。这部作品展示了中国功夫与舞蹈的融合之美,并赢得了俄罗斯观众的热烈掌声。在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期间,中俄两国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将继续相互交流。

中俄两国的长期历史和辉煌文化,使人文交流在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中起着重要作用。互办主题年已成为中俄人文交流的优良传统,并受到两国人民的普遍欢迎。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爱上了中国文学和电视剧。中国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销量显著增长,俄罗斯读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浓厚。俄罗斯的艺术作品也在中国舞台上大放异彩,如《天鹅湖》等芭蕾舞剧给人以深刻的“俄式美学”体验。

近年中俄人文交流呈现出几大特点,合作机制建设成效显著,覆盖领域涵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特别注重青年的交流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俄罗斯人对学习中文的兴趣逐渐升温,推动了两国之间的旅游合作。

在中俄交流合作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年轻人在中国书写自己的故事。俄罗斯外交学院的大四学生波琳娜用一首中文歌曲表达她对中国的热爱,展现了对中俄友谊的积极向往。

此外,留学生活和跨国工作也使更多俄罗斯青年选择在中国长期生活。俄罗斯视频博主伊莲娜通过镜头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展现出年轻化和更加独立自主的旅游风格。

中俄持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将为新时代的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布于:2025-07-11 16:13:17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