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5号),这标志着跨境电商税务监管进入“全透明时代”。
一、税局新规解析:穿透式监管时代的来临
这一被称为“中国版DAC7”的政策改变了跨境卖家的税务环境。其核心在于通过三层穿透机制实现全覆盖监管:
1. 平台责任全域覆盖。无论平台注册地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向中国卖家提供服务或促成中国用户交易,必须履行报送义务。这意味着,传统通过境外平台规避国内监管的路径被完全封死。
2. 数据报送双维度穿透。身份信息包括卖家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店铺ID和收入信息如销售额及交易明细则按季度报送。
3. 三层责任主体机制。包括境内持证平台、境外在境内设立的运营实体,以及无境内实体的境外平台需指定境内代理机构报送。若平台未按时申报或申报不实,将面临顽重罚。
典型案例显示,某深圳衣物卖家通过亚马逊美国站收入200万美元但未申报,因新规实施后面临追溯稽查,需补缴税金和罚款。
二、香港公司的税务优势与合规边界
香港的低税率环境对跨境电商仍然具备节税的合法空间,但必须严格遵循合规边界。香港采用“地域来源征税”原则,非香港产生的利润可申请免税,但需满足多个条件。
此外,香港与内地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安排提供了一定的税收优势。
3.在新监管环境下的合规挑战中,需警惕经济实质要求、信息交换机制以及GEPS 2.0全球最低税等问题。
三、新监管环境下香港架构的合规路径设计
1. 运营隔离模式:香港公司作为签约主体,与海外客户签订销售合同,货物直接发往客户,合规操作要求保持详尽的物流单据及资金的合规处理。
2. 资金枢纽模式:香港公司股东需为香港居民或外籍人士,利润向香港分红,仅需缴纳较低的预提税。
3. 政策红利组合模式:在海南设立跨境电商子公司并利用香港结构的合规性,享受税务优惠及其灵活性。
四、潜在风险与规避策略
需预防离岸豁免申请被拒的情况,并保证店铺与内地居民信息不在平台直接关联,防止税务穿透核查所带来的风险。
五、策略建议与实施路径
建议自查店铺账户信息和交易明细,并进行架构重组和持续合规管理,以适应新的税务环境。通过有效的架构设计,实现合规性和成本控制,以适应未来的市场变化。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