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机整机制造商的海外订单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新增加的订单量突破10GW,同比增长了60%。这一优异成绩并非偶然,它延续了2024年中国风机出口容量达到5.2GW、同比增长42%的良好趋势。海外市场需求的激增,正将中国风电产业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多家领先企业在新兴市场接连获得大单,清晰表明风机整机出口正加速成为“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的新引擎。
此次出口激增的主要驱动力,源于新兴经济体对能源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东南亚、南美、中东和非洲等地区正以空前的力度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其面向2030至2050年的新能源装机规划目标清晰,并展现出巨大潜力。
在东南亚,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等国已设定了雄心勃勃的风光装机目标,计划到2030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GW,市场前景广阔。向南美地区看,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国正在积极推进大型风电招标项目,仅2025年上半年区域新增规划项目容量就已突破30GW,表明需求的强劲。
与此同时,中东和非洲地区同样不甘落后,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正在推行能源转型战略,多个大型风光项目相继产生;而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地区,离网和并网风电的需求都在同步增长,发展潜力巨大。这些新兴市场共同形成了全球风电增长的新机遇。
面对如此庞大且快速增长的海外需求,中国的风机企业逐渐取代欧洲传统巨头的市场地位,关键在于其具备的鲜明综合优势。依托成熟、高效且规模化的国内供应链和生产能力,中国风机在产品可靠性方面表现优越,并且具备较强的价格竞争力,有效地降低了海外项目的初始投资门槛,吸引了更多买家。
此外,中国制造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和高效物流保障也确保了更短、更稳定的设备交付周期,满足了新兴市场对快速项目推进和见效的迫切需求。金融机构及制造企业自主提供的灵活融资方案,更是直击新兴市场普遍面临的融资痛点,成为推动项目落地的重要助力。性价比、交付效率与金融配套这三方面优势,共同筑牢了中国风机出海的基础。
为了在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占据先机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风机企业需要将战略目光聚焦于具体的行动路径。深入的市场洞察是成功的基石,企业应投资资源深入研究目标区域的能源政策、基础设施条件和本地合规要求,避免盲目发展,转而选择最具潜力且与自身优势相符的市场进行深入耕耘。
紧接着,企业还需在产品上进行适应性创新,针对目标市场的高温、高湿、低风速和特殊地形等环境挑战,以及不同的并网技术标准,实施风机的定制开发,确保获得国际IEC认证及相关国标认证,以卓越的产品可靠性和适应性来赢得市场信任。
在全球化运营中,高效的资金流动已成为核心竞争力。海外项目通常面临回款周期长、结算币种复杂、汇率波动风险等痛点,因此,寻求专业跨境金融服务至关重要。
中国的相关服务品牌专注于为全球B2B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能够支持多种币种的付款,涵盖多个国家。此外,支持实时汇兑功能,提供灵活的汇率操作和锁汇机制,以应对汇率波动,帮助企业高效管理跨境资金。
总之,海外风机市场的机会窗口已经开启,60%的订单增速是最明显的机遇信号。中国制造凭借性价比、高效交付与灵活金融的结合,正奏响出海强音。真正的市场红利只属于那些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快速行动能力的企业,并与专业的跨境支付服务商合作,才能持续优化资金管理效率与安全。在全球绿色能源浪潮中,只有提升产品竞争力与资金流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