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Shopee的招商计划,中国卖家需冷静分析:东南亚市场潜力虽大,但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操作。
2025年8月28日,Shopee 将正式启动针对淘宝天猫商家的入驻计划,优先邀请女装、运动、配饰、家居服类目中的天猫TOP200品牌卖家,提供前三个月免保证金和首站十站点任选的福利。
东南亚电商市场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对于跨境卖家而言,Lazada与Shopee依然是核心竞争平台,但市场生态和竞争格局已悄然改变。
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将超过2300亿美元,DTC模式的占比将达到35%。成功的运营需要深入理解“一个东南亚,十种市场”的特征,通过超本地化策略突破增长瓶颈。
东南亚地区居民对价格的敏感性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均GDP仅为美国的7%。这样的经济差异使得低价策略成为撬动市场的利器,尤其适应于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国家的消费习惯。
曾经的Shopee与Lazada双雄争霸局面已被打破,现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TikTok Shop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而Temu也在快速扩展。
在越南市场,Shopee和TikTok Shop已形成双雄争霸,合计占据市场97%的份额。TikTok Shop以69%的GMV增速成为最大的黑马,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9%增至39%。
Temu在东南亚的月活跃用户已超2200万,其中菲律宾和泰国用户年增长率超过100%,贡献了区域86%的流量。其商品均价较Shopee低30%-50%,这种价格优势对中等收入国家尤为吸引。
Shopee吸引天猫商家的背后,是东南亚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与结构转型。东南亚人均GDP已突破4500美元,中产阶层快速增加,消费升级需求显著。
然而,本地供应链尚未完全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需求。原有跨境卖多以中小商户为主,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特别是在35美元以上的中高端价格带,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口。
这正是天猫品牌商家的优势领域。Shopee希望迅速填补平台在中高端商品方面的不足,以捕捉消费升级的机会。
在Shopee推出招商计划的同时,卖家应考虑多平台布局策略,而不是将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
对于选择Lazada的情况:如果你的产品是品牌家电、优质服饰和母婴等中高单价品类,并具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能够承担FBL仓储成本,注重长期的品牌建设,并需平台背书。
选择Shopee的情况:如果你经营快时尚、家居小件和美妆个护等流行品类,擅长内容营销与粉丝运营,能玩转Shopee Live等活动,且需低成本快速测试产品。
TikTok Shop适合能够创造高质量视频内容、熟悉达人营销模式,并追求爆单效应的卖家。
东南亚市场的碎片化特征明显,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度本地化策略。可参考不同国家的梯队运营策略:T1(印尼/泰国)适合独立站加本地支付;T2(马来/菲)可选择Lazada与社交电商结合;T3(越/新)可以实施精品店模式。
宗教文化适配也极为重要。例如,印尼产品图需避免裸露着装,泰国包装禁止使用紫色字体,马来食品需Halal认证。同时,斋月期间的广告投放需减少50%。
社交电商的深度结合显得尤为重要。TikTok Shop直播占比超过60%,培养“员工主播”的成本比外包达人低35%。Facebook群组的运营则需配置双语管理员。
物流网络需根据各国情况进行优化。印尼可采用“三大仓加最后一公里伙伴”的模式,泰国可利用7-11的代收点,新加坡则主打2小时送达,跨境订单承诺7天到达。
支付方式必须进行本地化优化。印尼需支持DANA与OVO,泰国应采用PromptPay,越南则需选择Momo。目前现金支付仍占45%的比例,建议设置10%的定金机制。
本土化合规要求已升级,例如印尼PDV 2.0新政策要求海外仓的库存备货,而泰国从2025年1月起全平台需强制代缴VAT电子发票。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