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体系是中国维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即境外直接投资,指境内企业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获取或控制资产、股权的投资行为,受《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11号文)和《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2018年版)》(37号文)监管。根据11号文规定,ODI备案分为三类:中央企业投资、地方企业3亿美元以上投资由国家发改委备案;地方企业3亿美元以下投资由省级部门备案。而涉及敏感行业的投资,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国家发改委核准。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指外商直接投资,即境外主体在中国境内设立企业的投资行为。其法律框架主要由《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构成,采取 “负面清单+鼓励目录” 管理模式。2022年版负面清单将限制领域缩减至31项,制造业基本实现全面开放。外商投资企业需通过商务部备案系统完成设立登记,并办理外汇登记手续。
37号文全称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该文件是中国境内居民个人唯一合法的境外持股及融资合规通道,主要用于解决VIE架构搭建、海外融资上市及返程投资中的自然人外汇合规问题。
从金融视角看,三套机制共同构成了中国资本账户管理的核心框架:ODI管理资本流出,FDI管理资本流入,而37号文则聚焦于自然人跨境资本流动的特殊场景。
01
ODI备案深度解析
ODI备案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制度保障。根据监管框架,企业开展境外投资需完成 “三部门备案” ——发改委备案或核准、商务部备案或核准、外汇管理局登记。实务操作中,ODI分为备案制与核准制两种模式,其中敏感行业和敏感地区投资适用核准制,其余适用备案制。
①备案流程
发改委备案/核准:投资主体通过“全国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提交申请材料。根据11号文规定,敏感行业核准时限为20个工作日,非敏感项目备案时限为7个工作日。需特别关注的是,中方投资额10亿美元以上项目,需在签署约束性文件前提交项目信息报告。
商务部备案: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提交申请,主要审核投资真实性。根据实务经验,商务部审核重点关注投资路径是否涉及“空壳公司”及最终投资目的地真实性。
外汇登记:银行通过资本项目系统办理,需审核前两部门文件及资金证明。完成登记后企业可开立境外投资专用账户。
②ODI备案投资金额分级管理
敏感行业目录包括武器装备研制维修、跨境水资源开发、新闻传媒等六大类。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发改委在审核中对“半导体制造”及“人工智能算法”领域项目也表现出高度谨慎,虽未明列目录,但实际审核标准趋同敏感行业。
③注意事项
税务效率:通过香港、新加坡等税收协定网络密集地区间接投资,降低境外税负
融资结构:股权出资与股东贷款比例需符合“债资比”要求(通常亚洲区1:4,欧美1:1)
风险隔离:设立SPV隔离母公司风险
“空壳公司不备案”原则——对最终目的地企业设立路径上的空壳公司,监管部门不予备案
“最终目的地企业再投资不备案”——ODI管理仅及于第一层投资实体,后续再投资仅需报告。但实务中需注意,若再投资涉及敏感领域,仍有被追溯风险。
02
FDI登记深度解析
FDI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2020年《外商投资法》实施后,确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大幅放宽外资准入。
①准入政策及要点
2023年FDI管理核心规则:
负面清单管理:限制类条目缩减至31项,主要涉及媒体、电信、教育等领域
鼓励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新增200余项,重点鼓励高端制造、现代服务
信息报告制:取消商务审批,改为设立时及变更后通过“企业登记系统”提交报告
FDI外汇登记要点包括:
注册资本与出资形式(外汇/人民币/无形资产)
出资时间限制(最迟不得晚于营业执照签发后2年)
结汇支付命令要求(需提供交易凭证)
②返程投资特别规定
返程投资(Round-tripping Investment)指境内居民通过境外实体对境内投资的行为。37号文与FDI在此产生交叉:若返程投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境内居民,则必须办理37号文登记,不能直接适用FDI流程。
某案例中,创始人z先生以香港公司返程投资上海企业。因未办理37号文登记,该香港公司被认定为“假外资”,导致FDI登记被拒,且面临处罚风险。正确路径应为:先办理37号文登记→设立香港公司→返程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03
37号文登记深度解析
37号文登记是中国自然人境外投融资的唯一合法通道,主要解决VIE架构中自然人外汇合规问题。其核心逻辑是:允许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 进行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但需完成外汇登记并接受监管。
①37号文登记及流程
37号文登记需满足以下五大要件:
主体要件:申请人需为境内居民(不含境外永居权)
目的要件:仅限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实业投资不适用)
架构要件:需搭建SPV结构(典型模式:境内居民→BVI→开曼→香港→WFOE)
时间要件:登记必须在WFOE设立前完成
权益要件:境内居民需持有境内权益公司股权
登记流程分五步:
设立第一层SPV(通常为BVI公司)
准备材料(身份证、权益公司执照、股东名册等)
通过境内权益公司所在地银行提交申请
外管局审核(通常10-15工作日)
取得业务登记凭证
②VIE架构中37号文登记相关要点
在VIE架构中,37号文登记是连接境内权益与境外上市主体的法律纽带。典型案例如某在线教育平台搭建红筹架构:
创始人设立BVI公司(持股载体)
办理37号文初始登记(提交境内运营公司资料)
BVI公司与风投共同设立开曼上市主体
开曼公司设立香港子公司
香港公司在境内设立WFOE
WFOE与内资运营公司签署VIE协议
此过程中,创始人必须在WFOE成立前完成37号文登记,否则将导致整个架构资金链违法——WFOE向境外支付利润、境外向WFOE注资等行为均无法合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