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已正式实施小额包裹征税政策,不知道卖家是否做好应对策略了呢?
去年,越南政府推出了一项重要新政,宣布自2025年2月18日起,通过Shopee、TikTok等电商平台快递服务进口的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的商品,将不再享受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的政策。
虽然最近有消息称,在海关管理法令草案中,越南财政部建议对200万越南盾以下的电子商务商品免税,并规定个人和组织可享受不超过9600万越南盾/年的免税标准。这项提议虽然能让卖家暂时松口气,但是否会被采纳并最终实施仍然不确定。
已明确的是,目前Shopee和Lazada的越南站点已根据取消小额免税的政策调整了平台规则,相关税项已纳入商品价格标签中。
电商平台提前调整政策。进口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越南财政部的数据表明,约有400万至500万笔小额订单每日通过电商平台从中国运送至越南,2024年这些进口小额商品的总额高达27.7万亿越南盾,但免税政策导致国家税收的巨大损失。
为挽回税收损失,新规明确规定,经越南海关的所有进口商品订单将根据不同商品类别征收8%或10%的增值税(VAT)。低价值商品(商品价值≤1,000,000越南盾)将征收相关税,而高价值商品的税率则视不同类别而定。
从订单创建到清关的时间考虑,Shopee和Lazada已在2月13日提前开始调整政策,尽管两家平台之间的规则存在差异。Shopee自2025年2月13日起,对所有需经当地海关的进口商品,显示的价格将包含增值税,买家所支付的金额为含税价格。卖家无需调整商品售价,但Shopee建议卖家考虑调整相关营销工具以减少税率变动对销售的影响。
Lazada则自2月13日起,从越南站点产生的跨境订单中扣除相关费用,卖家需自行在该日期前调整商品价格。
此外,TikTok Shop的政策与前两者略有不同,商家需在2025年2月15日前自主调整越南站点的跨境商品售价,平台将自动扣除10%的VAT作为报关费用。这一税务调整仅针对跨境包裹,对使用海外仓商品不受影响。
有统计数据显示,取消免税后,越南每年将新增2.7万亿越南盾的增值税收入。
在价格策略上,有些卖家试图通过涨价来应对征税,认为最终由消费者买单。然而,实际操作中情况更加复杂。尽管有“低价战术”的口号,廉价商品依然受到欢迎。
根据Metro的统计,到2024年,越南消费者在五个主要电商平台上的日均消费为873.6亿越南盾。
对价格敏感的越南消费者,直接涨价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优势明确,若一方涨价,同行极有可能趁机压价,使其失去竞争力。
此外,售后问题也可能增加卖家的成本。根据电商平台的政策,若包裹在越南海关清关中或完成后发生退货、退款或配送失败,卖家仍需缴纳VAT,因此单靠涨价以转嫁税负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在东南亚各国政府都加大税务监管的环境下,卖家需要寻找新对策来降低风险和成本。
在新政策下,小额商品进口的优势减弱,越南电商市场也在趋向本地供应和本地经营,越来越多的卖家考虑采用本土化履约的运营策略。
通过“海外仓+本地配送”的模式,卖家可以提前备货至越南境内,实现“本土发货”,从而规避跨境清关的成本。
与此同时,选择提供“DDP(完税交付)”服务的物流商为卖家代缴关税,并处理清关,可以降低客户拒收的风险。此外,合法注册的本土电商店铺能够在政策日益严格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从本地直接发货以实现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较低的运营风险。
当然,本土店铺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前期开店需要众多资质文件,这对许多跨境卖家来说是重大挑战。此外,租赁或自建仓库、建立本地团队也需要巨额资金和人力。
为了缩短交货时间,边境自建仓库或租赁仓库成为了本土卖家的常见做法。随着市场需求增加,越南的仓库租金持续上升,以世邦魏理仕的数据为例,越南南部的年租金增长率达到5.3%,北部则为2.1%。到2024年底,北方和南方的仓库租金均达到4.7美元/平方米/月。
卖家在考虑仓储成本的同时,也需关注仓库的管理能力,优质的仓库应具备准确的库存管理、充足的资金实力及对本地政策的深刻理解,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查仓要求。
不过,对于卖家来说,完全放弃现有的运营模式并不现实,更合理的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对于资源有限的卖家,可以从部分商品或试点开始,逐步过渡到本土化运营。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