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跨境电商领域发生了不少大事件。除了各大主流电商平台自身的政策变动外,国家层面的政策变化也相当频繁。最近的一个变化是3月4日起,美国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
关税的变化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不容小觑,部分类目甚至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但无论政策如何变化,生意仍需继续,跨境电商卖家应如何应对这些冲击呢?
一、政策变化影响
1. 利润空间压缩
关税增加必然会影响出口商品,某些品类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如消费电子、小家电、塑料日用品、五金工具和户外用品等。尤其是涉及钢铁和铝制品的产品,总税率可能高达70%。对于走薄利多销路线的中小卖家而言,利润空间将大幅压缩,价格竞争力下降,甚至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2. 物流成本增加
除了加征关税,美国拟对中国船舶新增海运服务收费标准。这不仅针对中国海运运营商的服务收费,还对拥有中国建造船舶的海运运营商收取费用。海运运营商无法自行吸收上涨的成本,将把费用转嫁给卖家。
3. 供应链管理难度增加
许多走低价路线的商家过度依赖单一的本国供应链,频繁变动的关税政策使商家难以快速调整,加之低附加值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容易导致库存积压、交付延迟等问题。
二、卖家应对策略
1. 仔细核算成本
关税政策的具体情况较为复杂,某些品类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税收要求。可以通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根据商品HTS编码查询,或使用第三方工具扫描产品类目,从而进行更细致的调价。
2. 提高附加值
对于受到较大影响的商品,可以考虑推向更具抗风险性的产品,如品牌产品、DTC(直面消费者)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溢价空间较大,竞争力相对更强,能够更好抵御关税上升的冲击。
3. 物流本地化
关税增加将间接导致物流费用上涨,直邮小包等模式将受到负面影响。切换至未受政策影响的海外仓或本地仓发货,则可有效规避冲击,同时提高交付效率,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此外,国家也在通过离境退税政策支持海外仓模式,对于卖家的资金流动有利。
4. 店铺多点布局与维稳
供应链不应依赖单一地域,店铺布局也应多样化,以分散风险。常见有效的策略为多站点布局,运营得当还有助于提升收入。然而,多店铺策略往往伴随关联风险。为防止关联导致的连坐,维护店铺正常运营,可通过精准定位和环境隔离,利用一店一IP实现高效的店铺防关联,促进本地化与差异化运营。
三、总结
跨境电商行业形势千变万化,提升竞争力,进行精细化及本地化运营是顺应大趋势的必要手段。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