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到年销5亿,从默默无闻到德国站母婴类目冠军,这位90后卖家仅用四年就实现了出色的“欧洲突围”。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成功秘诀竟然是决定停止所有国内电商业务,全力投入亚马逊欧洲站的运作。
回忆起几年前的一次欧洲考察经历,世界日记的创始人陈小斌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2020年,已在国内某电商平台妈咪包类目中位居第一的陈小斌,做出了一个震惊业内的决定——关闭了世界日记在国内的所有电商店铺,全面转型至亚马逊跨境业务。在他看来,尽管海外用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成本压力也较大,但欧洲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尤其是在箱包类目中,天花板更高。基于这种精准的商业洞察,陈小斌选择全力押注亚马逊。
如今,这个源于厦门的箱包品牌在欧洲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多款产品在欧洲站名列前茅,甚至一度在亚马逊德国站母婴类目中位居第一。今天,我们将深入对话陈小斌,探寻他如何从一名跨境新手成长为欧洲站的强劲竞争者。
追溯到2013年,彼时陈小斌还在国内电商领域摸索进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一位做亚马逊的朋友了解到:“跨境电商的增长速度惊人,新卖家的成长非常迅速。”这一发现让他看到了新的机遇。2014年,陈小斌参加了厦门市首届跨境电商培训,从基本的运营知识学起。次年,他正式进军亚马逊,但开端并不顺利。最棘手的问题在于选品,面对欧美消费者截然不同的审美和消费习惯,国内的产品往往不尽如人意。陈小斌坦言,当时团队都感到茫然,只能艰难摸索前行。
他很快意识到,与其困于审美上的争论,不如从产品的功能需求入手。于是,陈小斌开始对产品进行功能性迭代,比如增加防水设计、提升透气性等,这些细微的改进恰好满足了海外消费者对功能性产品的迫切需求。
到2016年,当亚马逊后台数据持续上升、投资回报率超出预期时,陈小斌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意识到:“跨境这条路,我们走对了。”因此,随着国内电商竞争日益激烈,2020年,他毅然关闭了所有国内店铺,全力进入亚马逊。
与许多跨境卖家一样,陈小斌首选需求量大的美国站,随后依靠美国站验证的策略迅速拓展至欧洲站。在他的观点中,欧洲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消费者对功能性创新产品的溢价接受度也更高。他看好世界日记在欧洲站的前景,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同时开启欧洲多个站点。这背后的两重商业智慧在于:一是避免过度依赖某个站点,分散政策、物流等风险;二是通过覆盖全站点快速复制成功经验,让优质产品触达更多消费者,实现多点爆发。
在成功迈出跨境第一步后,陈小斌深知,要想在欧洲市场立足,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跨境护城河,以实现长期发展。他在供应链和物流,以及合规运营方面深入研究。
对于陈小斌而言,欧洲站是品质的检验场,也是供应链的竞技场。他的信心主要源于对供应链的深度重构。一方面,陈小斌在包袋行业积累了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另一方面,他与优质外贸工厂建立了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全面的策划和管理支持。
在物流方面,陈小斌结合“双边入仓+Pan-EU”的策略实现了高效配送,迅速将商品销售至欧洲多个站点。他表示,通过这一方式,库存可以存放在离买家更近的仓库,配送时效缩短至1至2天,销量提升约三到五倍。
库存周转一直是跨境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点。为此,陈小斌不仅依赖亚马逊的物流工具,还构建了多维度的备货预测体系,依据品类季节性波动、历史销售数据等进行精准预测。他透露,其对备货数量的预测准确率稳定在75%至80%之间。
每月,陈小斌都会制定未来五个月的销量计划,并定期复盘实际销售与预测值的偏差,根据实时数据调整下一周的出货量。这种高效的运营模式使得世界日记的库存滞销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面临众多欧洲市场的合规申请方面,陈小斌始终将合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他坦言,虽然繁琐且成本偏高,但正是这些“门槛”筛选出了真正有实力和长远规划的卖家。事实上,世界日记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主要国家的合规布局,使得他们能够在随后政策收紧时仍能保持增长。
精细化运营是陈小斌在欧洲市场成功的关键之一,它贯穿于经营的每个环节。从组织架构到服务体验,无不体现着他对细节的追求。陈小斌采用“自负盈亏”的店铺模式,让每个分店成为独立经营实体,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提升了团队的积极性。各店负责人积极寻求提高业绩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制定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个性化营销策略。
为实现更精细化的本地运营,陈小斌组建了一支超过50人的专业运营团队,为各个欧洲站点配置独立的运营人员,包括荷兰、小语种市场的站点。这些人员不仅精通当地语言,还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在多个维度做到有针对性。
例如,在设计A+页面时,陈小斌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展示产品特点,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经过精细打磨的A+页面,每提升0.1分评分就能带动转化率提升超过7%。这种精致的运营思维帮助世界日记在竞争激烈的箱包市场中,将服务体验转化为品牌溢价,赢得了众多欧洲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新手卖家层出不穷。分享的最后,陈小斌总结了他的跨境经验,并为新卖家提供了建议:首先,了解用户需求是成功的关键;其次要善于利用大促活动提升销量和品牌知名度,通过经验锁定共性需求,减少试错成本。
例如,当欧洲用户反馈某款宠物地垫的防水性不足时,陈小斌依据北美市场的经验,迅速抓住机会,提升了产品的防水性能和设计,最终成功推出了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销量迅速飙升。
对于新卖家而言,欧洲的新兴站点(如荷兰、瑞典、波兰等)的潜力巨大,尤其是爱尔兰站,市场消费潜力和增长空间都值得关注。相较于成熟的站点,这些新兴站点不仅竞争压力较小,而且在物流方面也更加便利。陈小斌计划在今年内开通爱尔兰站,力争将其打造为新的增长点。
在想要取得长久成功的同时,新卖家需坚持长期主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赢得消费者信任。此外,还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选择发展潜力大的产品,并制定合理的销售和备货计划,争取先机。
在物流和合规方面,建议新卖家从一开始就做好长远布局,特别是在合规方面,尽早完成各国的相关申请,以免影响后期的顺利运营;而在物流方面,则可通过“双边入仓+Pan-EU”的途径达成高效配送,确保产品能够顺利售至欧洲多个站点。
从妈咪包到全品类包袋,陈小斌的跨境历程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出海进入深水区,唯有打好基础,构建合理的运营体系,才能真正打开欧洲市场的增长密码,挖掘出中国品牌在这一市场的机遇。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