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引发供应链区域化,5月库存情况正式公开

1、GS战就是库存战,5月美国的库存将迎来首轮缺货拐点。

2、零售版图正在重塑,精准补货很重要。

3、不轻言放弃美国市场,给中国跨境卖家的建议。

一、供应链区域化开局就是一场库存持久战。2025 GS战如火如荼,成为区域化供应链开局之战,本质上是对“谁能扛得更久”的压力测试。美国测试中国经济承压底线,中国反向验证美国在通胀和商品库存上的承压底线,这终将是一场不断反复的持久战。对美国库存的考验在五月就可以看到第一阶段的初步结果。

二、中国制造依旧占据美国消费品进口供应链核心地位。2024年美国前20大类进口商品中,中国商品在美国海运进口商品占比中仍高达38%。其中,15个门类占比超过30%。玩具、电子等类目市占率稳居70%以上,中国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依然牢牢把控市场份额。

这种强关联地位意味着两国之间谁都离不开谁。关税战的展开,势必影响两边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品牌商与进口商。而库存和价格表现,正是这场战争的具体指标。

三、GS战就是库存战。我们长期跟踪美国零售库存波动状况,并形成了一套预测模型通过“美国进口货柜量”来预测一个月后的“美国批发/零售库存增长”情况,结合零售销售增长,从而得出“库销比”,这个数值将影响半年后的美国进口货柜量,因此观察美国库存健康度至关重要。

“库销比”表示零售商或某个类目库存商品可以支撑销售的时间长短,揭示类目短缺风险、库存承压和个体的现金流压力,是预测补货节奏的关键指标。

接下来,我们基于这个模型观察美国零售行业版图在GS战背景下的深刻变化。

四、美国进口货量跌至新低,5月将首现缺货。根据预测,2025年下半年美国进口货运量将下跌20%,全年降幅可能达到15%。连续19个月的增长或将在5月终结,7月、8月同比跌幅预计高达27%。

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预测更为严峻,就在解放日宣布的那周,美国进口集装箱跌至50万TEU,已回落至近两年最低点。结合中国与东南亚出货数据判断,美国零售批发库存增速将在4月放缓并见顶,而进口货柜数量领先当地库存水平一个月,意味着5月美国的库存将迎来首轮缺货拐点。

具体到各进口类目,第12周(3/21)起到第15周(4/11),美国主要进口类目累计同比增速开始每周下降1-2个百分点,服装、家居仍维持双位数增长,而电子产品与汽车类目增长近零甚至为负,预示4月中上旬库销比达到顶峰后将逐步下滑,部分类目将先后出现短缺。

五、美国零售商批发商虽自救,难免供应链承压。这是一场错误的时机发动的错误战争,发生在全年备货关键的Q2,扰乱了本就紧张的资金与库存节奏,削弱了市场信心。

虽然美国零售商与中国卖家一样,都在提早备货应对潜在的关税政策变化,然而预计仅能提升3月库销比上升0.1-0.2。

这场“库存战”是持久战,时间的消耗对追求高周转品类极为不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过长的备货可能无法维持。

六、零售商陷入双重困局。高利率下,美国传统零售商纷纷采用高周转策略,导致库存降低的同时成为关税战的弱点。美国大小零售商面临两难:继续补货用高关税商品铺满货架,还是放弃库存导致空货架,在高度不确定的零售预期中挣扎。

在“没钱、缺货”的双重压力下,零售商还面临不确定的零售增长前景,博弈空间日益收窄。

七、这是一场精准补货战。电商因快进快出和灵活性在重新确认优势,但不同类目卖家面临不同结果。对中国卖家而言,现在不是“囤得多”能胜出,而是“选得准”才能生存。

八、给中国跨境卖家的建议:1、美国市场不轻言放弃,要加快能力提升,不能依赖水平迁徙。2、争取少盈甚至略亏以守住市场份额。3、重视现金流安全,关注涨价信号。4、做好应对未来更大供应链波动的准备。5、长期关注类目海关代码的合理归类以获得更低税率。6、重视区域化梯度库存形成。

在变化中,整个零售版图或许会有大变样。欢迎在评论区探讨。

发布于:2025-04-28 12:23:27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