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眼镜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359亿美元,2025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6%。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眼镜的种类也从小众必需品逐渐演变为功能性与时尚性兼具的单品,全球市场因此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随着人们对眼部健康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产品和品牌设计支付溢价。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单价,也促使新兴眼镜品牌的不断涌现。在这个市场规模巨大且细分领域繁多的激烈竞争市场中,眼镜行业现正呈现出哪些潮流趋势?跨境卖家的商机在哪里呢?
在5月9日至11日举办的温州国际眼镜展上,展示了镜片、镜架、包装配件、智能制造和眼健康等全产业链内容,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采购商现场选品,交易氛围浓厚,首发新品齐聚亮相。
2025年眼镜品类出海的热门趋势呈现如下:
1、细分功能多样化,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近年来,眼镜行业不断创新,防蓝光、防眩光、动态调节焦距等功能逐渐成为主流。根据中国眼镜协会的统计,2023年“防蓝光镜片”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三成。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针对学生的青控眼镜、光敏感人群的变色眼镜及中老年人使用的老视渐进眼镜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热销。同时,眼镜的功能性也结合使用场景,例如专为东南亚穆斯林市场打造的头巾专用眼镜,以及欧美户外运动的可折叠防风镜等创新设计。
2、时尚化转型,眼镜配饰属性强化
Euromonitor数据显示,全球时尚眼镜市场年增长率达到6.8%,眼镜的配饰性逐渐增强。各大品牌争相推出太阳镜和平光眼镜框,注重色彩和材质的搭配。方形、圆形、猫眼框,以及半框和无框眼镜,Y2K、极简和复古风格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
3、智能眼镜成“黑马”,抢占高端赛道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R眼镜的出货量同比增速将达到120%,智能眼镜的出海成了行业新的增长点。这次温州国际眼镜展设立了智能制造馆,汇聚了智能音频、AI交互、运动防护和智能影像等多种智能眼镜产品和品牌,现场展示的具有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功能的智能眼镜受到欢迎,如集成语音交互的智能眼镜吸引了众多智能穿戴爱好者。
4、高端材料持续突破,注重轻便和可持续
欧美消费者普遍偏好轻便环保的眼镜架,中国供应链生产的超轻钛合金镜架和β钛记忆镜腿等创新产品正得到市场认可。同时,一系列由生物基醋酸纤维和回收塑料制成的镜框也备受消费者喜爱。在可再生材料展区,相关企业带来了生物基塑胶与环保镜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环保意识较强的欧洲市场,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也将驱动这类眼镜材料的市场发展。
5、定制化眼镜满足个性需求,单量走高
近年来,POD定制模式迅速崛起,定制眼镜服务逐渐向大众市场渗透。越来越多的厂商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小批量快速出货,并为消费者提供自主设计镜框颜色、镜腿纹理和镜片颜色等个性化的服务,大幅提高了订单量,同时技术进步也在推动智能定制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跨境电商的持续赋能,帮助眼镜品类“走出去”。
除了众多产品开发趋势外,中国眼镜行业出海还呈现出多地区、多渠道的布局,通过跨境电商和本土化运营拓展全球市场,各品牌在线上渠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快时尚眼镜品牌也在东南亚市场相继开设了多家实体店,使得品牌信任度和市场售价得以提升。
未来,中国的眼镜制造商将继续重塑全球行业格局,并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