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函调的常见情况及税局审核重点解析

我国为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国际上与其他企业更好地竞争,在企业出口环节,退还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使得企业轻装上阵,更有比拼优势。大家都知道,企业出口货物后,满足国家出口退税条件可以申请出口退税。为了防止出现骗税的情况,税务机关会对出口企业进行税务函调。

什么是退税函调?为了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有效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国家税务总局根据骗取出口退税活动的特点,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由出口退税部门向出口企业的供货商所属税务机关发函,调查其是否有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通俗来讲,函调主要是指申报退税所在地的税务局向出口企业的供货商所属税务机关发函,来征询所有物流、资金流,还有纳税情况的真实性;接收函件的税务机关也会根据实际核查进行回复,协助发函方审核,函调的实质是国家防范骗税的一种手段。

什么情况会被函调?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出口企业每年会被函调一次。当然,如果税局认为风险较高的企业,也有可能会多次函调。出口退税函调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只要你的外贸交易真实合法,资料完整,函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退税时间相对会延长一些。

出口退税过程中,哪些情形需要进行函调?

1. 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进商品的出口业务,连续6个月累计申报退税额超过50万元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出口企业为一般风险出口企业。
(2) 供货企业一般风险级别为二级以上。
(3) 出口商品一般风险级别为三级以上。

2. 从新增供货企业购进一般风险商品,自首次申报之日起连续6个月内,累计申报退税额超过50万元的。

3. 出口一般风险商品,本月申报的退税额超过50万元且环比增幅超过100%的。

4. 跨商品大类出口一般风险商品,连续6个月累计申报退税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出口企业,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进一般风险商品累计退税额超过10万元的。

5.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申报代办退税的,委托其代办退税的生产企业出口商品跨大类的。

6. 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企业。

税局对函调资料主要看什么?

销售:销售产品与开具发票是否一致,货款是否收齐,资金流是否正常(发票,合同,送货单,收款水单);

税负率:税负率是否符合当地行业标准,以及是否有拖欠税款的问题(月度申报表);

原材料&委托加工:原材料成本率占比,合同、送货单齐全性、进项配比合理性(发票,合同,送货单,付款水单);

运输:运输资料的完整性、合理性作为协查资料中的货物流;

数量单位:要求合同、发票、报关单、送货单上所列的信息保持一致;

发货时间:产品发货时间不能晚于出口时间;

送达地址:填写发票地址或者报关口岸;

运输情况:如运输方式由购方负责,则直接填写购方自提。

出口退税函调的流程:

1. 出口企业退税申请:出口企业首先需向税务部门提交退税申请,包括出口合同、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相关资料。

2. 税务部门审核:税务部门收到退税申请后,会进行初步审核,检查申请资料是否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3. 发起函调:若初步审核通过,但存在疑点或需要进一步核实,税务部门会向出口企业的供货商或上游企业发出函调通知。函调通知要求对方提供与退税申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产品的购进、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凭证。

4. 供货商/上游企业回复:供货商或上游企业在收到函调通知后,需按照要求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并在规定期限内回复给税务部门。

5. 税务部门复审与退税决定:税务部门收到回复后,会进行复审,通过比对各方提供的资料,综合判断出口退税申请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根据复审结果,税务部门会作出退税决定。若审核通过,则办理退税手续;若审核不通过,则告知出口企业具体原因,并可能涉及进一步的核查或处理。

发布于:2025-05-16 09:26:58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