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亚马逊悄然测试一项重磅新功能:由生成式AI驱动的音频商品摘要。该功能基于大型语言模型,将产品文案与评价提炼为简短的音频内容,使得买家可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帮助他们在浏览商品时“用听的方式了解产品亮点”。这一创新突显了运营内容优化的核心方向——精准的文案表达和数据驱动的AI算法相结合。
亚马逊推出的AI音频推荐正在部分商品页面进行测试,新增了一个按钮,让买家可以通过点击聆听由AI生成的简短音频内容,围绕商品的主要特征、卖点与用户体验进行介绍。
这一变化意味着亚马逊正在通过声音来推荐商品,不仅仅限于文字。这不仅是购物方式的升级,更是卖家运营思维的转变。
亚马逊表示,这些短音频摘要是由AI自动生成的。核心过程包括提取产品页面的关键信息,分析买家评论,结合网络资源,生成自然语言脚本并转换为音频,模拟“购物专家”的语气。
亚马逊让AI承担了“产品研究”的任务,使得买家在碎片化的场景中能够快速获取产品信息。
卖家的文案是否易于AI理解?AI语音推荐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文案。它不会润色,只会精准捕捉文案中的信息。如果文案堆砌关键词且缺乏可读性,AI可能会生成模糊且平淡的内容,反之则可产生更吸引人的音频摘要。
这意味着AI是否能帮助卖家,有赖于提供给它的信息质量。因此,卖家的文案不仅需要面向用户,也需考虑亚马逊的AI算法。
此次AI音频摘要功能的推出与亚马逊去年的“COSMO算法”密切相关。COSMO算法强调用户行为,关注搜索意图及使用场景,通过捕捉用户的搜索行为数据,帮助更好地理解购买需求。
AI语音推荐的上线可能是COSMO算法的延伸,它可以让买家的购物行为更轻松,转化率更高。这一算法将文案质量、用户互动行为作为生成音频内容的影响因素。
未来,AI音频内容可能不仅限于商品详情页,也可能成为搜索结果或广告展示的一部分。例如,在用户搜索“便携蓝牙音箱”时,结果页可能直接展示相关音频摘要。
在新机制下,谁能提供优质、结构化的信息供AI提取,谁就能获得更高的搜索权重。随着COSMO算法的全面部署,亚马逊卖家需要不断更新运营策略,以适应这种变化,重点从“产品”转向“用户”,关注用户的意图需求。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