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免税政策倒计时,跨境卖家如何提前布局本土化?

全球跨境电商税制迎来颠覆性变革。美国于5月2日正式取消了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此后,日本、欧盟、法国、英国、加拿大等主要市场纷纷跟进,针对低价值进口商品的税收豁免政策正显著减少。

多国转载出台加税政策,小额免税时代进入倒计时。

美国方面,虽对于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由120%降至54%,但每件包裹须额外缴纳100美元的固定处理费,导致小商品进口成本大幅提高。

日本财务省则计划自2026年起终止对1万日元(约495元人民币)以下进口商品的消费税豁免,此类商品将被加征10%的消费税。这一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日本市场服饰、3C配件等低价商品的竞争力。

欧盟委员会提议,对“门到门”配送的跨境小包每件征收2欧元的固定税费,并酝酿取消150欧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以平衡日益增加的海关监管成本。

法国计划自2026年起对诸如SHEIN、Temu、速卖通等平台的中国小包加征“管理费用”;英国拟审查135英镑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可能引入25%的关税及增值税;加拿大在G7框架下探讨对低价值中国产品加税,以抑制供应过剩的问题。

政策变动带来了多方影响。首先,跨境平台如Temu和SHEIN等依赖小额免税的企业首当其冲。以10美元的商品为例,若征收10%税费,平台自行承担利润将压缩20%-30%,若转嫁消费者则可能导致订单量下降,未来竞争将从“价格战”转向“合规能力和本土化服务”。

其次,中国卖家面临的挑战包括成本与合规带来的双重压力。中小型卖家可能面临“两难选择”,若自行承担税费利润将见底,涨价则可能失去价格敏感的客户,此外,各国税制差异增加了申报的复杂性,使得合规风险显著上升。

消费者方面,购物成本将普遍上升10%-20%,部分低价商品可能退出市场,消费者可能更多转向本土品牌或高单价商品。

为了应对全球税制变革,卖家需要提前布局本土化运营。首先,注册目标市场的本土公司可享受政策红利,例如在罗马尼亚注册公司可以规避跨境小包税费,并享受其低企业所得税率及欧盟内部商品流通免税政策。此外,建立多国税务合规团队,确保各类申报符合当地法规,降低合规成本也是必要的。通过在中东欧国家设立海外仓储,卖家可优化物流成本,同时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罗马尼亚被视为欧盟本土化运营的战略支点,因其低税率的政策优势、且地理位置接近东南欧市场,辐射6亿人口,加之成熟的跨境电商服务生态,使得在此注册并运营成为卖家的明智选择。

随着全球小额免税政策的逐步消失,跨境电商的发展正逐步转向更合规深耕的方向,卖家应提前布局本土化运营,尤其是争取新兴市场的战略支点,将成为实现长期增长的重要策略。

发布于:2025-05-27 12:39:26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