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的全球化布局不断加快。亚马逊卖家通过多站点布局,不仅规避单一市场的风险,还能充分利用各市场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
1. 全球化布局的契机 KTC黄燕玲表示,面对国际形势多变,KTC采取多条腿走路的策略:抢占蓝海市场(如中东、澳洲)、锁定高消费力市场及分散风险布局。2022年起,KTC迅速在美国、日本、澳洲和中东站点布局,并在2025年进军欧洲和拉美。 子不语孙炜则表示,公司紧抓新兴市场的红利。澳洲站点上线1个月就冲到女装上衣热销第一,利润高达20%。子不语计划继续深耕新兴市场,利用亚马逊的低佣金和流量扶持,实现增长引擎多元化。 致欧陈丹敏强调,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海外需求正在爆发。通过欧美市场的成功经验,致欧将热销产品快速本地化,借助供应链和品牌升级实现全球增长。2025年,致欧全球用户的品牌搜索量增长了120%。
2. 全球化布局的准备 子不语孙炜提到三大准备:一是基于数据分析和本土洞察选市场,二是差异化定位和敏捷供应链,如针对中东市场做服装的保守款设计;三是利用亚马逊生态试水新站点,比如在澳洲站用FBA退货率不到5%。 致欧陈丹敏分享了“全球三位一体”布局:双总部驱动(郑州、深圳)、全球自营仓储(超过35万平方米)和本土化策略,通过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快速调整产品和服务。
3. 全球化中的挑战与亚马逊的支持 黄燕玲指出,最大挑战是新市场的本地化,如KTC在中东市场优化了显示器的散热防尘,并支持多语言界面。另一个挑战是新站点的冷启动,KTC组建团队,复制成功经验后再本土化调整。此外,亚马逊的佣金优惠和客户经理的资源支持,都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 孙炜补充道,新兴市场合规复杂、物流成本高、库存管理压力大,子不语通过小单快返、动态检测和亚马逊工具灵活调配。同时,还需要提前规划节日和物流。 陈丹敏认为,亚马逊的本土选品指南、库存工具、以及超大超重商品计划,极大地助力了致欧在全球站点的精细化运营。
4. 建议与启示 孙炜建议卖家:第一,快,先发制人;第二,稳,小步试错;第三,借助平台资源,吃透政策红利。 陈丹敏提醒,不要等完美后再出海,要边做边调;不要迷信文化差异,核心是场景化落地;挑战虽多,但也是增长的第二引擎。 黄燕玲呼吁,勇于尝试,别畏惧新兴市场的复杂性;深入了解市场差异,发挥差异化优势;并充分利用亚马逊的站点支持和工具,才能实现快速增长。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