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运价格波动解析:关税与运力影响的双重因素

一、关税政策调整加剧海运市场波动

近日,美国海关宣布将“在途货物”关税豁免期限延长至2025年6月16日,表面上看似为卖家提供了缓冲期,实际上监管趋严。根据最新政策,4月9日至10日期间装船的中国商品,除原有10%的关税外,还需额外加征10%附加税,并强制使用HTS代码9903.01.25申报。同时,美国海关强调将严厉打击滥用豁免的行为。这一政策变化促使中国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卖家争相在90天窗口期内集中出货,导致美线海运需求激增,运价随之上涨。

二、海运价格暴涨,部分航线两周内涨幅超150%

据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数据,截至5月30日,上海港至美西、美东的市场运价(含海运及附加费)分别达5172美元/FEU和6243美元/FEU,较上期分别暴涨57.9%和45.7%。运价飙升的主要原因包括:

1. “抢出口”效应:关税政策调整刺激短期内货运需求激增。

2. 运力供给紧张:尽管整体运力已恢复至“关税战”前水平,但舱位依旧供不应求,部分港口出现拥堵。

3. 船公司大幅提价:头部船司已发布6月涨价函,自6月1日起对40英尺大柜加收2000美元旺季附加费,美西航线运价重新逼近6000美元/FEU,相当于两周内涨幅高达156%。

三、行业乱象频出,中小卖家承压

面对运价飙升,卖家普遍反映舱位紧张、报价浮动大:部分货代通知称,6月海运价格将分两次上调,每次涨幅约3000美元,市场持续爆仓,甩柜现象较为严重。物流端乱象丛生,包括“涨价后拒绝打单”“打单后无法提柜”“提柜后临时取消”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供应链不确定性。一位卖家表示:“现在的海运价格直逼疫情期间的高点,中小卖家只能被动接受,物流成本飙升直接侵蚀了利润。”

四、后市展望:运价或于6月下旬趋稳

业内人士分析,若6月下旬市场供需逐步平衡,运价的上涨趋势或将有所放缓。然而,随着传统旺季临近,海运需求仍将保持高位,卖家需密切关注物流动态,提前制定备货计划,避免因运力短缺影响旺季销售。

应对建议:

1. 提前备货:避开6月涨价高峰,尽早安排出货。

2. 多渠道物流布局:探索空运、中欧班列等替代方案,降低对海运的依赖。

3. 强化货代沟通:实时跟踪舱位情况,防止甩柜和延误。

当前,海运市场正面临政策调整与供需失衡的双重考验,跨境企业需灵活调整策略,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发布于:2025-06-05 17:31:49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