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广告转化归因:谁才是功劳的真正拥有者?

在亚马逊投放广告时,如果顾客在几天后才下单,这笔订单算不算归功于广告呢?另外,若顾客先看了展示广告后又点击商品广告才下单,这样的功劳又归属谁呢?这就涉及到广告归因规则。

一、亚马逊的规定:只关注最后一次!

- 规则名称:最后触达归因

- 计算方式:顾客在下单之前,最后一次点击或查看的广告就是有功劳的广告。

- 有效期:最后一次互动的时间不能太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称为“归因窗口期”)。

比如,顾客今天查看了DSP广告,三天后点击了SP广告然后下单。在这种情况下,功劳归SP广告,因为点击是最后一次有效互动。

二、不同广告的有效期各有不同

特别需要注意DSP广告:

1. 只看浏览也能获得功劳:顾客只需看到DSP广告(未点击),在14天内下单(且未点击其他广告),这笔订单就算DSP的。

2. 点击的权重大于浏览:若顾客既看过DSP广告又点击了其他广告(如SP),功劳仅算在最后一次点击广告上。

三、如何悄悄了解竞争对手的广告情况?

想要知道竞争对手的广告支出和流量来源吗?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分析功能:

1. 查看竞争对手依赖于广告还是自然流量:

- 通过某些功能进行关键词反查,分析对手的自然流量与广告流量的比例,若广告占比很高,则说明他们对广告的依赖性很强。

2. 了解对手商品旁边的广告情况:

- 使用相关流量功能,找出对手的商品广告出现在了哪些竞品旁,可以考虑在这些位置投放广告来争取流量。

3. 探索竞争对手使用的关键词:

- 利用广告洞察功能,查看对手可能设置的广告组和相关的搜索词,从中分析他们的广告策略和预算使用。

总结:

- 谁的功劳?顾客下单之前最后一次点击的广告(或唯一观看的DSP广告)。

- 有效时间多长?SP广告7天,其他广告14天。

- DSP广告的特殊性:光被看到也可能有功劳(但点击的效应更大)。

在查看广告报告时,请先考虑“有效期”和“最后一次”的概念,这样数据的解读将更加清晰。

倘若结合使用相关工具,便能轻松理解竞品的广告策略,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发布于:2025-06-27 10:09:52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