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平台运营规范,亚马逊近期对商品合规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涉及合规文件资质限制及部分品类强制 TIC 机构认证等核心要求。以下为新规要点梳理,卖家需及时适配运营流程!
亚马逊实施合规文件限制!亚马逊公告显示,自 2025 年 7 月 13 日起,平台仅接受符合其安全标准的合格实验室出具的商品合规性测试报告,并同步公布 “暂停的验证实验室” 黑名单。
1. 合规文件核心要求
文件效力界定:上架部分类目商品需提前提交合规报告,未提交或报告无效将导致商品下架。
实验室资质管控:两家服务商已被列入黑名单,平台将动态更新黑名单,卖家需通过后台实时查询合作机构资质。
2. 卖家应对措施
自查历史报告:若使用过黑名单实验室文件,需立即重新检测并提交新报告;
资质预审机制:新增检测需求时,优先通过亚马逊认可的实验室清单筛选合作方。
亚马逊美国站推出 TIC 直接验证机制,部分品类需通过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完成合规检测,传统自行上传报告模式失效。
1. 适用品类范围
首批覆盖:电动交通设备、膳食补充剂、眼科药物、皮肤美白商品等;
潜在扩展:未来可能纳入儿童玩具、电子电器等高风险类目,卖家需通过 “管理您的合规性(MYC)” 页面实时确认产品归属。
2. 验证操作流程
已有报告处置:即使持有合规报告,仍需通过 TIC 机构进行验证。
违规后果:未完成验证或结果不合格的商品将被下架,多次违规可能导致账户受限。
3. 合规升级应对策略
1. 流程重构:建立合规审核闭环;
2. 资源整合:优先与亚马逊认可的 TIC 机构建立合作,提前规划高风险品类的检测周期;
3. 风险管控:定期核查 MYC 页面的合规提醒,对黑名单实验室出具的文件及时启动替换流程。
注:平台合规监管趋严,建议卖家以 7 月 13 日为时间节点倒排任务,避免因合规疏漏影响运营。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