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频临死亡

Lena2
2013年07月11日??财经专栏作家李飞 当前,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 比上年增速为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整日听着美国、欧洲债务危机,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这边风景独好,赤裸裸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经济迈入二十年来的一个低谷,日益累计的病症让现在中国经济满目疮痍。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投资。我们先看看支撑中国市场经济二十年的出口。从宏观上看,中国现在出口如果按照美元计算的话,它占gdp的比重从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差不多上升了2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大约是gdp增长速度的两倍, 12年我们出口占gdp的比重接近35%,在世界十大经济体中,只有德国出口比重高于中国。但注意,德国出国的是以“技术”为主,我国是什么我想这里不必再多说了。 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的国家,出口占gdp比重如此之大,本身就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对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这种贡献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出口走过黄金二十年,又是什么让它在2012年出现下滑拐点? 首先,人口红利。二十年来,“人口红利”推动中国经济稳定长期增长,甚至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剥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但是这样时代即将结束。15岁至59岁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将在2015年之后始减少。到2050年,被称为“银发人群”的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2010年的约1.65亿人激增至近4.4亿人,届时将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左右。 最近几年,80后、90后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劳动权利意识比前辈更完善,对薪资、环境、福利要求更高,这大幅提高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印度劳动力大军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工资水平更低;而在中国,工人平均年龄为37岁,工资更高、福利成本更贵。综合各方面数据中国劳动力成本是印度三倍。对于曾经劳动力支撑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很难继续在中国生存。 其次,自然资源。如果说劳动力是外向型经济的左腿,那么自然资源便可以称之为右腿。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一向是的马马虎虎。起初,甚至以“地大物博”而自居,疯狂的自然资源采填饱了矿主的腰包,却导致自然资源以低廉的价格流失。曾经云南、广西边境地带,人们夜以继日的推着手推车把中国的稀土运到越南,想象淮海战役是怎样的场景,真的让人感到心痛。 这些低价的资源为中国的业了廉价的原材料支撑,但却支撑起一个低附加值、没有科技含量的业,而快速发展的的背后,还带来了环境的污染、人们生活的担忧。而如今,矿产资源采殆尽,原材料价格未来大趋势是往上走。同时,从去年始,国家始大规模整治污染,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为自己所作所为付出昂贵的治污减排费用。所以,自然资源支撑出口经济的路也给堵住了。 另外,从国际支平衡表看,中国的金融账户处于贷方余额,直接投资处于贷方余额表明外国在华投资大于本国在外投资。直接投资现处于主要的资金流动方式,并且金额很大。证券投资项下属于贷方余额即净流入,但金额相对直接投资较小,这说明中国并没有完全放资本市场,没有抓住大量引进直接投资时候,学习国外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机遇。 我们单一从“直接投资”来看,给大家举个例子,外商来中国投资厂,购土地看土地出口,使用权已经出口了;雇佣劳动力,中国的服务也出口了。但是最大头的利润哪里去了,还是被外国人拿走了。我们只拿了土地和工资很少的一部分。如今资本市场没有完全放看,这里的利润我们更不要奢望,直接投资也始越来越少,那一小部分资金也始走回头路。 从这两年的一些外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的经济由于不景气,为了支持本国产业的发展,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力度不断地加大。更为严重的是,欧美原本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建立的高端业、产品研发中心也始迁回国内,这是对中国低廉成本的否定,是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否定。当然,这也是欧美国家为解决就业问题,不想继续过着整日晒太阳就赚钱的高福利生活,必然要从中国转向本国。近期,日韩等国家劳动力密集产业不再选择中国落脚,而转头调向东南亚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甚至是中国的此类产业也始向越南、缅甸等国转移。这些都反映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一步步走向衰落。 当然从我们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来看,当前国际社会处于经济底部时期,高失业率、贸易的萎缩是正常的现象。当在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显得格外突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以解决经济困境更倾向于选择同一文化源头和同样意识形态的友邻。同时,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不希望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更愿意在你的伤口上撒把盐,更让我们出口经济举步维艰。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使我国与之相关的企业陷入了发展的瓶颈,甚至把我国原本费劲千心万苦打造起来的外向型经济推向了濒临死亡的边缘。当前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为国内消费驱动型经济尤为重要。
2013-08-30 629阅读
问题/讨论
回复(7)
我要向AI提问
AI回答:
向型经济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应该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应该加强对劳动力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应该进一步改善环境和资源保护,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3-06-27
追问:
  • Rex.Cao
    相信非洲和中东市场可以喂饱有远见的朋友
    2013-09-02
  • Rosy.Wang
    人在世,全靠自己拼出来。。
    2013-09-02
  • Wall
    不要管什么大形势,那跟个体没有必然的,我们只管干好我们的事情。都说今年难,可是我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每个月十个八个高柜发到大洋彼岸。我经常怪自己水平不高,努力不够,运气不佳。
    2013-09-01
  • Gang.Lu
    哈哈
    2013-09-01
  • Gang.Lu
    这个时候的非洲市场和中东市场是否是我国经济的方向,我们已经扶持了非洲和中东市场那么多年?
    2013-09-01
  • Judy.Wang
    谢谢分享!
    2013-08-31
  • Vimal.Kumar
    真正的业危机已经在整个国家蔓延,这次传统业会面临改革放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李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政府已下定决心牺牲经济体的短期增长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2013-08-31
最新回答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