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行业洗牌的十字路口,2025年的黑五呈现出一幅矛盾的图景:一边是跨境电商平台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不断延长活动周期,另一边则是跨境卖家普遍面临着“旺季不旺、利润见底”的焦虑。
目前黑五尚未过半,部分卖家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制降价新规,深陷两难境地。
据报道,11月21日起,多个卖家反映,黑五Prime专享折扣出现了广泛的错误,很多参与Prime专享折扣的链接在黑五标识上消失,参考价也出现错误。一些卖家对此表示,系统的问题导致了价格的报错,甚至有人提到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从业内消息来看,在黑五开启后的不久,各大站点的卖家都出现了类似的价格报错情况。根据反馈,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亚马逊团队识别了一些ASIN,在过去30天内超过90%的销量日价格都在优惠后的净促销价格的+5%。因此,亚马逊强制相关链接在最低折扣净价的基础上再降5%。
例如,某款商品在过去30天内有27天以100美元的售价销售,系统将锁定100美元作为新的价格基准,卖家必须在此基础上再降至少5%才能正常显示。同样,卖家们也指出,这次报错没有其他的申诉途径,只能按系统提示调整价格。
这样的消息迅速引发热议,部分卖家认为,亚马逊黑五首日的销售量可能不如预期,试图通过这种手段促使卖家降价以完成业绩目标。而也有人表示,亚马逊已经收紧了优惠券政策的合规审查,临时调价的空间已被堵死。
通常,历史售价是过去90天内商品的成交中位数,但它也会根据商品实际成交价格动态更新。如果商品频繁参与促销,其促销价格也会被纳入计算。这意味着,以前“先涨价再打折”的模式如今已不再有效,卖家在黑五等促销期间所设置的折扣必须在已经被压低的历史售价基础上再降低一定比例。
对于依赖薄利多销的卖家来说,旺季FBA履约费与广告成本高企的情况下,额外5%的降价要求几乎成为压垮利润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种不确定性高涨的环境中,另一种与“降价”相反的趋势开始在行业内蔓延。根据研究机构的数据,到2025年,亚马逊、沃尔玛和塔吉特等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其中,亚马逊的涨幅明显更高,成为涨价最快的平台。
截至九月底,亚马逊的平均商品价格较年初上涨了12.8%,而塔吉特和沃尔玛分别上涨了5.5%和5.3%。从商品类别来看,服装上涨14.2%,家居用品上涨15.3%。
专家分析,这一价格差异主要源于亚马逊平台上第三方卖家的比例高,缺乏大型品牌的规模和灵活性,因此更容易受到成本上升的影响,只能通过提价来应对。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也提醒,面对当前形势的涨价策略需谨慎。如果产品实力不足,贸然涨价只会让市场份额拱手相让。因此,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才会有价格提升的空间以及更大的生存机会。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海外消费者注意到了亚马逊平台的价格变化。例如,一位位于加拿大的消费者就表示,本来打算借黑五囤货,但发现购物车里的商品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涨,因此决定暂时不进行购买。
2025年的税务合规潮流,实际上是一次跨境电商行业的“成人礼”。随着电商税政策的实行和平台规则的变得严格,那些依赖低价和粗放运营的卖家将会逐渐被淘汰,而能够快速适应合规要求和构建核心价值的企业将在行业变局中崭露头角。
面对税务合规的压力,你选择了降价追求销量还是提价保障利润?欢迎在评论区进行交流。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