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亚马逊又掀起了一轮封号潮,主要针对违反相关协议的卖家进行处理。亚马逊持续完善审查监测机制,卖家需关注并采取措施保障店铺与账号安全。
一、近期封店的常见原因
亚马逊的账户审核往往基于多个协议因素,这次数量大的封号主要锚定了违反商业规则的卖家。主要内容涵盖账号注册和使用条款、销售商品的规则、履约/发货/退货等义务、费用与付款安排、知识产权及合规等。通过分析常见违规行为来进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1. 多账号操作
多店铺和多账号的操作十分普遍,但若缺乏有效防范,使用同一设备、IP地址、支付方式和联系人信息等进行多个店铺的操作,无疑会触犯平台规则。即便账号之间没有实际操作交集,但基于这些关联迹象,很可能导致封号。
2. 注册时间过短
本次封号的一个特点是注册时间过短,例如注册未满一个月、注册后长时间未登录后台或没有销售记录的店铺极为危险,甚至有些卖家在未完成店铺基本设置前就遭遇了封号。
3. 多重审核
未产生销售数据的店铺很容易触发多重审查机制,可能需要提交相关文件以证明身份。不过,一旦审查通过,店铺的存活率还是相对较高的。
4. 信息不符
如果店铺资料(如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地址、银行卡信息等)与实际情况不符,不仅可能导致审查失败,还有可能引发其他风险控制,导致店铺异常。
二、维稳与防封策略
1. 防关联
除了防止店铺注册资料、产品资料和广告资料的相似外,还需确保网络使用的独立性:使用指纹浏览器与代理的组合,确保为店铺提供隔离的网络环境,有助于定位店铺位置。
2. 新店及时养护
新店注册后,应在一周内完成后台设置,上传真实信息,并尽快实现合规交易,以降低被封号的风险。
3. 应对验证要求
需准备齐全并准确的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地址和财务记录等资料,不仅要预防审查的触发,也能在验证时迅速响应,以真实资料通过审核,维护店铺的稳定性。
近期有卖家反馈出现视频验证的需求,平台愈发关注法人身份和供应链信息等,因此卖家需及时完成验证,确保店铺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三、结语
亚马逊的审查监测力度持续收紧,卖家难以预测下一轮封号的时间与特征,因此应时刻做好店铺的稳定与防封工作。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