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ronoi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电商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洗牌。亚马逊以压倒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10月-12月,吸引3.9亿独立访客,是竞争对手沃尔玛的两倍多;APP用户量达2.55亿,超过沃尔玛、Temu、Target、eBay四个平台的总和。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商销售额突破3002亿美元,占零售总额的16.2%,而亚马逊一家就占据近40%的市场份额。
沃尔玛虽然以1.66亿网站流量和9600万APP用户位居第二,却仍被亚马逊拉开差距。Temu异军突起,凭借6900万APP用户跻身前三,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变量。Target和Etsy则分别以0.96亿、0.86亿独立访客数排名第四和第五。
美国电商市场的流量分布清晰地勾勒出了当前的竞争格局:亚马逊网站访问量3.9亿领先,沃尔玛1.66亿次之,eBay以1.06亿守住第三,而Temu正凭借应用端迅猛增长持续施压。这些平台都是进军美国市场的必争之地。
这场流量争夺战的背后,是平台生态的全面较量。亚马逊的统治力源于其超级应用属性:Prime会员捆绑影音、生鲜等场景,用户日均打开频次达4.2次,形成天然购物入口。沃尔玛则未来全渠道融合:线上订单可线下自提,30%用户因免运费转化为复购,但数字生态单一使其追赶吃力。Temu的爆发依赖社交裂变,通过模式攻占下沉市场,虽然客单价不足20美元,但用户增速达行业3倍。
老牌平台eBay以3500万APP用户守住前五,正在模仿开发算法推荐,试图激活二手奢侈品等垂类优势。总的来说,亚马逊仍是撬动美国市场的核心渠道,其用户基数和转化效率无可替代;多平台布局已成必然选择,沃尔玛的线下零售根基、Temu的性价比流量、eBay的个性化生态,各自覆盖了差异化的消费场景。
然而,多平台布局意味着订单分散、数据割裂、库存协同难度增加。单靠人工在各后台反复切换,不仅效率低下,错发漏发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一套能整合全链路的跨境电商ERP尤为关键。
例如,某些跨境电商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多平台卖家实现全链路提效,自动抓取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的订单,统一分配仓库发货并回传物流状态。这类系统整合多平台销售额、订单量趋势,清晰呈现各个站点占比,打通国内仓、海外仓的数据,按市场、品类维度监控库存周转天数,精准预警断货或积压风险。
此外,这些系统还支持数据分析,聚合多维度运营指标,提供销售看板辅助选品调价,并通过风控模型监控Listings异常。自动对账功能和按多维度核算毛利润的能力,使得管理成本一目了然。
美国电商战场已进入多平台协同时代。亚马逊的优势短期难被撼动,但沃尔玛的全力追赶、Temu的快速增长、eBay的差异化破局,共同构成跨境电商竞争生态。卖家要想分得市场份额,既要选对渠道组合,更需利用跨境电商管理系统打通订单、库存、数据、财务等关键节点,实现效率优势,赢得持续增长。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