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PD首日销量骤降14%!

2025 年亚马逊 Prime Day 以 “史上最长” 的身份开启,活动从 7 月 8 日持续到 11 日。不过,不少卖家反映,目前单量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达到预期,并未出现显著的增长。

根据 Momentum Commerce 的数据,活动前四个小时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4%,这让许多参与卖家感到失望。

2025 年 Prime Day 的开局打破了亚马逊大促首日 “开门红” 的传统情况。虽然有部分头部卖家称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个别卖家在活动启动后的 10 小时内获得了近 300 单,是去年同期的 2 倍,但更多卖家的反馈却显示出 “增长乏力”。

从各站点的表现来看,欧洲站有部分卖家反映销量持平甚至低于常规促销;日本站在活动启动 20 小时后,单量没有显著波动,卖家直言“比不上春季促销的效果”;北美站的情况更为突出,多位卖家透露销售额只有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远低于预期。

很多卖家感到今年的 Prime Day 表现较为平淡,有卖家为了大促凌晨调整广告,却发现单量与平时变化不大,甚至怀疑是自身的运营能力不足。

显然,今年的 Prime Day 表现不及往年。Momentum Commerce 监测显示,大促前四小时销售同比下降 14%,与过去几年 “首日消费集中爆发” 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分析指出,核心原因在于活动周期延长与消费环境的变化:促销时长从两天延长至四天,使消费支出更分散,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令消费者更倾向于理性消费。

这种“分散化、理性化”的消费行为改变了 Prime Day 的流量规律。在超长促销周期内,广告竞价比平时上涨 30%-50%,一些热门品类的 CPC(单次点击成本)突破历史峰值,加上活动报名费、平台佣金及折扣成本,中小卖家的资金压力加大。

有卖家提到,四天大促的广告投入是平时的 5 倍,单量却仅为平时的 2 倍,情况颇为严峻。卖家无奈表示:“现在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亏得少,能撑到活动结束就算赢。”

在这场大促中,卖家群体的分化愈加明显。本土店铺凭借平台资源优势,尽管降价幅度有限,依然能吸引流量,而非本土店铺则因缺少折扣而面临流量困境,为了争取曝光,不得不降低利润换取订单。

多位非本土卖家表示,为争取曝光,折扣力度已从 10%-20% 提升至 30% 以上,部分品类甚至达到 50%,但利润空间因此受到挤压。

此外,跨平台竞争也迫使卖家降价。在此次大促期间,Temu 同步推出阶梯式折扣,沃尔玛启动 Walmart Deals 促销,TikTok Shop 美区的 “Deals for You Days” 更是延长至 13 天,这些平台通过 “更低门槛、更大折扣” 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导致亚马逊卖家陷入恶性竞争。

中小卖家现在面临着与平台自家商城争夺用户的挑战,竞争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尽管首日销售数据有所下滑,但整体潜力仍值得期待,卖家们应根据第一天的情况调整策略,优化运营,以充分发挥此次大促的价值。

发布于:2025-07-10 19:39:08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